首页 > 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风俗文化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2019-2-10

四十一、元 盂兰盆道场

道场超度安亡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庆赞中元贴门首,酒海肉山飨活人。

七月十五日,道家称为中元节;佛家为盂兰盆节。《梦粱录》:七月十五日,一应大小僧尼寺院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周圆之日。其日,……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僧寺亦于此日建盂兰盆会,率施主钱米,与之荐亡。盂兰盆为梵语音译,意为解倒悬。通常在道场还设有孤棚,离地六尺,广有十五六平方米,各家施舍之三牲、五牲、山珍海味等摆列其上,并插有普醴阴光、甘露门开等小旗。在放焰口仪式完毕,群众竞抢祭品,谓之抢孤。得到之小旗,被视为出海之护身符。

四十二、明 放湖灯

轻舟荡漾玉波澄,中元盂兰放湖灯,梵呗伴得笙管韵,古寺东山月又升。

中元节有放湖灯之习俗。此俗在宋已有之,但当时是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扬州画舫录》:放荷花灯,中夜开船,张灯如元夕,谓之盂兰盆会。盖江南中元节,每多妇女买舟作盂兰放焰口,燃灯水面,以赌胜负。《燕京岁时记》: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清蒋有尨《西湖竹枝词·放湖灯》诗。湖灯,即在小板上用彩纸做成荷花状,中点蜡烛,又称水旱灯。传说水上放灯是为亡魂引路;与上元在陆上张灯有别。

四十三、清 荷叶灯

月到中元照衢明,小儿竞擎荷叶灯。成群结伴游巷陌,银花万点似火城。

《燕京岁时记》: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萤,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日下旧闻考》:荷叶灯之制,自元明以来即有之,今尚沿其旧也。查慎行《京师中原词》:万柄红灯裹绿纱,亭亭轻盖受风斜。满城荷叶高价卖,不数中原洗手花。庞垲《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四十四、清 鸡冠花供祖

供祖瓶插鸡冠花,一时风靡满京华。只缘物稀价腾贵,移种四郊入农家。

以鸡冠花供祖,在宋代已风行。《东京梦华录》:又卖鸡冠花,谓之洗手花;十五日供养祖先索食。《梦粱录》载:南宋同。此习迄清代仍存。《枫窗小牍》:鸡冠花汴中谓之洗手花,中元节前,儿童唱卖以供祖先。另有祭祖节,在十月初一日。

四十五、辽 屠狗狩猎

选屠白狗埋帐沟,牵鹰出猎起鸣驺。忽见御帽簪红叶,方知今日是立秋。

《辽史·礼志》:八月八日,辽俗屠白狗于寝帐前七步瘗之,露其喙。后七日,中央移寝帐于其上。《析津志》:立秋日,张乐,大宴,名压节序,上簪红叶于帽。立秋日,汉人也有簪叶之风,如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扑插鬓边。

四十六、唐 拜新月

妆楼鸾镜拜月明,再乞嫦娥驻美容。蛾眉新月今相似,如水流年叹无情。

唐代妇女拜新月,多是祈求青春常驻。常浩《赠卢夫人》: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中唐大历才子吉中孚之夫人张氏有《拜新月》之诗:拜新月,拜月汝楼上;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看来,拜新月应是年轻妇女的事。

四十七、宋 秋社

社鼓敲时聚庭槐,神盘分肉巧安排。今番喜庆丰年景,醉倒翁媪笑颜开。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是为秋社。陆游有《秋社》诗云: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咚咚赛庙回。又见神盘分肉至,不堪沙雁带寒来。书固忌作闲终日,酒为治聋醉一杯。记取镜湖无限景,苹花零落蓼花开。《社肉》诗云:社日取社猪,燔炙香满村。饥鸦集街树,老巫立庙门。虽无牲牢盛,古礼亦略存。醉归怀馀肉,沾遗遍诸孙。描写了秋社的热闹场面和老人的心情。

四十八、宋 钱塘弄潮

八月钱塘江口开,万人鼓噪岸边排。弄潮健儿显身手,风头浪尖逞矫材。

《梦粱录》:观潮,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自后官府禁止,然亦不能遏也。有《看弄潮诗》云:弄罢江潮晚入城,红旗飐飐白旗轻。不因会吃翻头浪,争得天街鼓乐迎!可见市民对弄潮儿像接待英雄一样欢迎他们。

四十九、清 供兔儿爷

玉轮清光照庭阶,剪纸圆满桌上贴。瓜果月饼为供品,烧香罗拜兔儿爷。

中秋祭月、供月光纸的风俗,在明代已然盛行。见明刘侗《帝京景物略》。清代更供兔神,《燕京岁时记》: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清诗人张朝墉《燕京岁时杂咏》云:蟾宫桂殿净无尘,剪纸团如月满轮。别有无知小儿女,烧香罗拜兔儿神。兔儿神或兔儿爷,用泥制成,身披袍甲,头戴战盔,背插小旗,手执长棒,五彩涂画,装以金银,吸引儿童喜爱。

五十、清 走月亮

中秋木樨插鬓香,姊妹结伴走月亮。夜凉未嫌罗衫薄,路远只恨绣裙长。

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为走三桥。有的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就不仅动体力,还须动智力。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中秋共把斗香烧,姐妹邻家举手邀。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

五十一、晋 饮菊花酒

九月采菊酿酒香,来年开坛又重阳。畅饮何必陶隐士,难得佳节入醉乡。

农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又称重阳。汉代已有重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风俗。饮菊花酒的时代,一般认为是从晋代陶渊明赏菊饮酒而来的。南朝檀道鸾《续晋阳秋》载:某年重阳,陶渊明在家中东篱下弹琴赏菊时,忽然想要饮酒;恰好有一白衣使者挑担前来送酒,于是立即畅饮,并写下名诗《九日闲居》。晋代干宝《搜神记》中还记载酿造菊花酒的方法。

五十二、唐 登乐游原

乐游原上游人多,重九登高乐如何。留恋夕阳无限好;寸阴难买莫蹉跎。

据《续齐谐记》载,东汉桓景跟费长房学道术。一日,费告知桓:九月九日有大灾,可速回家,让全家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即能免灾。从此形成一种风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是茴香科植物,据说戴其茎、花有避疫的功效。李白《宣州九日寄崔侍御》诗: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杜牧有《九日齐山登高》诗。

五十三、宋 冬舂

一年辛苦到腊中,舂米碓杵运成风。筛簸分藏三日毕,除夕香满饭盎馨。

江南至腊八日,家家舂米。因腊月米较坚实,舂时可少损耗。南宋范成大有《冬舂行》诗云: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计米。群呼步碓满门庭,运杵成风雷动地。筛匀箕健无粞糠,百斛只费三日忙。齐头圆洁箭子长,隔篱耀日雪生光。土仓瓦龛分盖藏,不蠹不腐常生香……

五十四、宋 馈岁

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

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苏轼有《馈岁》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送多少,主要在表示祝贺。

五十五、清 卖春联

塾中先生不甘贫,书写春联卖斯文。当众挥毫显身手,自夸笔力胜右军。

据《宋史·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春联。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但联语则不限写于桃符,而多贴于楹柱,称为楹联;且用粉红笺写出,称为春贴纸。据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观。由于朱元璋的提倡才使桃符改称并真正成为春联。清代《燕京岁时记》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腊月间,私塾先生写春联卖,乃是常见的事。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春联》中说:学书儿童弄笔勤,春联幅幅卖斯文。人来问价增三倍,不使鹅群笼右军。连上学儿童也来卖春联了。

五十六、清 喝豆粥

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信士弟子熬粥夜,念佛声声结善缘。

约在南北朝时,我国民间受佛教寺院腊月初八吃七宝五味粥的影响,形成了吃腊八粥风俗。《东京梦华录》中说:十二月初八日,请寺僧送七宝五味于门徒饮,谓之腊八粥。《扬州风土小记》载:腊月八日前,寺院和尚聚数十黄衣,沿门托钵而乞米,名曰乞腊八米。清代的腊八粥制作更为精美,如《燕京岁时记》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天津民俗,腊月初八日,作佛会,亦舍豆。善男信女先于夜间捻豆做粥。每捻一豆,念佛一声,曰结缘豆,粥熟,则施腊八粥于行人。

五十七、宋 祭灶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我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认为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打报告的事,在晋代早已有之。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东京梦华录》:都人至除夜,备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门上,谓之醉司命。后来祭灶移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称小年。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中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在灶王像前供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然后将旧像焚之,谓之送灶;除夕又买新灶王画像供上,谓之迎灶。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风习,故祭灶仅限男子。

五十八、清 吃灶糖

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粘口何需多如此,买颗先令小儿尝。

在祭灶时,用饴糖涂灶神之口,以求上天言好事;古代的饴糖,或称胶牙饧,或称灶糖,又称关东糖。入腊之后,街市便有卖用麦糖制成的糖瓜、糖葫芦、糖元宝、芝麻糖、蓼花等。清文人厉鹗有《胶牙饧》诗:节物关人意,残年一碟添。蓼花分点缀,粉茧共粘。

五十九、清 跳灶王

年关催人诸事忙,乞儿结伴扮灶王,敲竹歌噪门前舞,赏钱好言禀玉皇。

《清嘉录》载: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清诗人周宗泰《姑苏竹枝词·跳灶神》云:又是残冬急景催,街头财马店齐开。灶神人媚将人媚,毕竟钱从囊底来。人们要跳灶王主要是讨好灶神,保佑来年赐福。

六十、宋 烧火盆

春前五日夜初更,排门燃火如昼晴。儿孙围坐鸡犬忙,迎得来岁好收成。

江南水乡在腊月二十五日夜初更,家家烧火盆。南宋范成大《烧火盆》诗云: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然火如晴昼。大家薪乾胜豆秸,小家带叶烧生柴。青烟满城天半白,栖鸟惊啼飞磔格。儿孙围坐犬鸡忙,邻曲欢笑遥相望。黄宫气应才两月,岁阴犹骄风栗烈。将迎阳艳作好春,正要火盆坐暖热。

实用网站
肇东生活网
暗夜文学网
骑马与砍杀中文站
少年梦
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
洪荒文学
六二书屋
智慧读书
ok小说网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
中国电影科技网
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
甘肃红日网
曹妃甸163
砍柴网
安防资讯网
印象庆阳
信息兰州
相关内容
66岁大寿与包66个饺子的民间风俗
为什么老年人有七十三八十四的困惑?
中国十大名茶的美丽传说
月下老人的传说
马头琴的来历
武夷山酒坛峰的传说
黄鹤搂的传说
龟蛇二山的传说
“60岁以上老人全活埋”的传说
巫山神女
妈祖的传说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