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异域风俗 > 国外风俗

日本的各种“烧”:六大古窑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2020-2-21

从镰仓至室町(1336—1573)时代,日本出现了著名的“六大古窑”:常滑、濑户、信乐、越前、丹波、备前,并成为当时各地的制陶中心。回顾其历史珍品,从豪迈的“常滑”、高贵的“濑户”、沉稳的“丹波”、坚固的“备前”、活力的“信乐”,到质朴的“越前”,都凝聚着千年的泥土气息与无数陶工的智慧与汗水。

一、常滑烧:豪迈的常滑烧被喻为“日本紫砂”美称

常滑烧是六大古窑中资格最老、规模最大的窑,位于爱知县知多半岛西海岸常滑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在灰陶时代的平安末期,其主产品是罐和瓮。镰仓时代开始生产朴素且坚固的大型日用杂器,起初在烧制时全然不用釉料,技法被称为“自然釉”烧制法。到了江户时代,人们巧妙地利用当地陶土含铁量多的特点烧制出了朱泥烧、白泥烧、火色烧等陶制品,奠定了现代陶制品的基础。

独特之处:

充分发挥陶土丰富优质的特性,其中利用粘土中的铁分烧制出的红色的朱泥,作为常滑烧的代表作而闻名天下。朱泥颗粒微细,烧前只磨素材、不上釉,烧后进行抛磨,表面呈现光滑,有亮度。(无釉)

二、濑户烧:高贵的濑户烧具有“中国青瓷”风采

濑户窑是六古窑中唯一的釉陶正宗产地,也是受中国陶瓷文化影响较深的窑厂之一。起源年代于镰仓时代,位于爱知县濑户市。

濑户的陶瓷业发端于镰仓时期,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加藤四郎作为道元禅师的随从来到明州(宁波)天童寺,在中国学习了5年制陶技术,归国后在尾张、濑户等地建窑。因当地不产松树,遂将宁波的“龙窑”改造成不用松油作燃料也能达到高温的“馒头窑”,成功烧出当时日本独一无二的“挂釉”陶器,釉色丰富,器体坚实,几乎不吸水,具有“中国青瓷”风采。

独特之处:

其中濑户市的“赤津烧”被誉为日本六大代表性陶瓷之一。“赤津烧”陶瓷的特点是釉料色彩相当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有“黄濑户”、“志野烧”、“织部烧”等。(挂釉)

三、丹波烧:沉稳的丹波烧“穴窑”(无釉)与“登窑”(釉药)

十分有名的丹波烧,产自日本兵库县筱山市立杭地区,生产的陶器、炻器亦称“立杭烧”。起源于平安时代末期。桃山时代(1568—1603年)以前通常采用“穴窑”,穴窑时代丹波烧又称为“小野原烧”,主要产品是贮藏米或水用的大型无釉陶缸陶瓮及粉碎谷物、豆类的擂钵等日常用品。

“穴窑”虽然未上釉药,却因窑中的烟和灰,在陶器表面薰烧出自然的光泽,别有一种沉稳厚重之美,由於制作方法和成品都与现今不同,称之为“古丹波”。

今日我们所谓的丹波烧,是指在桃山时代末期(1611年)开始使用釉药,并以“登窑”取代“穴窑”烧制的陶器。“登窑”将窑盖在倾斜山坡上,意为倾斜窑,是此窑独有的特色,他们大多过著农夫般的俭朴生活,延续传统的文化。

公元16世纪下半叶,统治日本全国的丰臣秀吉出兵朝鲜半岛。他在返回日本时,带回了一些陶瓷工匠。这些工匠为日本带来了脚踢式辘轳等制作陶瓷的新技术,这些技术一直传承至今。

独特之处:

古朴沉静是丹波烧的特色,简单的外观泛著焦褐或黑色光泽,带给人宁静感受。 使用含铁量丰富的红褐色陶土和被称作“赤土部”的丹波烧独特釉料。(穴窑无釉、登窑釉药)

四、备前烧:坚固的备前烧具有“落地不碎”美誉

备前烧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位于冈山县备前市一带。由于集中于该市伊部地区,又名“伊部烧”。备前烧所使用的陶土取自于稻田里的泥土,含有很高的铁成分,因此陶器在1200摄氏度的高温下连续烧几天,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的颜色。因致密度极高,又有“落地不碎”的美誉。

独特之处:

备前烧的陶土取自于稻田里的泥土,它的特色在于不上釉、不绘彩,完全靠火炎和技巧来制作陶瓷。室町以后,随机性釉色改变的“窑变”技术,成为备前烧的一绝。但19世纪后,人们喜欢色彩鲜艳、上了釉的陶瓷后,备前烧才渐渐被遗忘。(无釉)

五、越前烧:质朴的越前烧“古朴天然形态厚重”

越前烧历史悠久,一般认为从平安时代就开始了制作,二战后,著名的东方陶瓷学家小山富士夫等把越前烧列为“日本六大名窑”之一举,并将之命名为“越前烧”。

越前窑主要的烧制地点是福井县丹生郡越前町的宫崎地区、织田地区,通常建在山坡的斜面上,呈隧道状。以生产由薪灰形成所谓“自然釉”的陶罐和瓮为主,成品多为茶褐色,与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独特之处:

越前烧的特点是古朴天然,形态厚重,表现为高温烧制后,薪灰自由地流布在陶器表面,随意、浑朴带着大地的特征,这种自然釉拥有非常好的手感。(无釉)

六、信乐烧:活力的信乐烧具有“茶陶信乐”之称

发端于12世纪后的近江国(滋贺县)甲贺郡信乐乡的信乐窑,受常滑窑的影响,烧制瓮、罐和擂钵之类的中世纪陶器。到室町时代,为了适应茶道艺人的嗜好转而发展茶陶,有“茶陶信乐”之称。

明治时期(1868—1911年),按照陶艺家藤原銕造的造型,生产各种“陶塑狸(貉)”工艺摆件。1951年,昭和天皇临幸信乐町时,曾受到铺天盖地陶塑狸“欢迎”,天皇感动之余,赋诗赞叹,一时传为佳话。从此,信乐窑的“陶塑狸”一夜成名,成为信乐烧的代名词。

独特之处:

信乐粘土属于典型的“玄武岩风化的一次粘土”,原土颗粒较粗。正是各种粗细不同的粘土,造就了信乐陶多样的面貌。

信乐烧”的特点可以用“绯红色”、“自然釉”、“焦痕”、“雹眼”等来概括,这也是判断其品质的标准。当地陶土含铁量高,且掺杂有硅石等小沙粒,经约1300度高温烧制后,这些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铁质呈现绯红色,硅石等熔化后像小冰雹粒一样点缀在陶瓷表面,被形象地称为“雹眼”。

当地烧窑多以赤松等为燃料,这些木材燃烧后产生的灰借着火势像下雨一样覆盖在陶瓷表面,与陶土发生化学反应,在陶瓷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自然釉”。因柴灰覆盖不均匀,厚薄不一,陶瓷上会留下浓淡不同的焦痕,为“信乐烧”增加了不少情趣。“信乐烧”自然、质朴、古雅的风格使其在日本陶瓷界独树一帜,并最终奠定了其日本六大古窑的地位。(无釉)

实用网站
湖州南太湖网
张家港爱上网
钱塘下沙网
海盐网
淮安人网
高校人才网
应届生求职网
智通人才网
学宝公务员考试网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游鱼旅行网
中国证书查询网
网展
悉尼歌剧院
伦敦交响乐团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比格设计
搜搜Gif(SOOGIF)
相关内容
柬埔寨婚俗
喀麦隆奇异婚俗
阿尔及利亚风俗
欧美日常风俗礼忌
突尼斯风俗礼仪
乌拉圭风俗礼仪
智利风俗礼仪
委内瑞拉风俗
国外风俗2011-01-22
丹麦礼仪习俗
老挝风俗禁忌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