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风情

摩梭人独特的民族风俗 走婚桥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2017-5-15

摩梭人独特的民族风俗 走婚桥

古老的“走婚”习俗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白天,成年摩梭男女在聚会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男子若对女子倾心,则在白天约好女子后,于半夜前往女子的“花楼”(指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在这里,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夜幕降临,走婚桥上来往着赴约的“阿注”们。“阿注”不能从正门进入“阿夏”的房间,而要爬窗进入。由于女子家中成年姐妹较多,前来约会的“阿注”也多。因此,“阿注”和“阿夏”之间有约定见面的暗号,只有对上了暗号,“阿夏”才会让“阿注”进入自己的闺房。此时,须把帽子之类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让其他人不要打扰。“阿注”必须于第二天天不亮的时候离开花楼,这时可选择从正门出去。如果呆到天亮或女方长辈起床后才离开,会被视为无礼。

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家,因此所生下的孩子归母亲家的祖母、母亲、舅舅和姐姐们抚养,生父会在孩子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

从原始社会到今天,人类的婚姻制度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尽管世界上还存在着保持原始状态的民族,但是“走婚”习俗却是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所独有的。“阿夏”、“阿注”的走婚制度为何能够经历时代变迁,仍存在于摩梭人中间,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最后的摩梭女王

在美丽而神秘的泸沽湖畔,生活着一位年逾8旬的老人此尔直玛,她是地道的汉族女子,汉族名字叫肖淑明。

1943年,年仅16岁、尚在读书的肖淑明被摩梭人首领、左所大土司喇宝臣看中,想娶她为王妃。当时的西康省主席兼原国民政府24军军长刘文辉为了安抚和团结少数民族,采用“和亲政策”,将四川雅安姑娘肖淑明嫁到了泸沽湖。不久,她便有了自己的摩梭名字——此尔直玛,在摩梭语中的意思是“聪明健康”。此尔直玛被后人称为“现代王昭君”。

当时,从四川雅安到泸沽湖,交通条件异常艰苦,喇宝臣带着20多名随从和30多匹马,历时1个多月,载着物资和汉族王妃终于抵达了泸沽湖。此尔直玛就是通过被后人称为“走婚桥”的木桥,开始了自己摩梭王妃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土司制度被废除,此尔直玛便成了最后的摩梭女王。

母系文化的变质

泸沽湖名声大振后,来这里旅游的人数逐年上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年轻的摩梭男女脱下民族服装,离开风景如画的家乡,远赴外地打工。待他们回家时,穿着打扮、思维方式已和城市青年别无二致。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很多生活在泸沽湖的年轻男女们放弃了走婚习俗,甚至和其他民族的心上人组建一夫一妻制的家庭。而那些走出大山的年轻人,不愿重演父辈们的故事,他们放弃了那条月夜下充满浪漫气息的“走婚桥”,把脚步迈向更广阔的天地??尽管泸沽湖独特的走婚制度正在逐渐消失,但走婚桥上的故事将长久地留存在人们心底。走在走婚桥上,环顾四周,微风吹来,扬起漫天飞舞的白色花絮,犹如梦境。穿越梦境,我们能看到走婚桥上的“阿注”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着自己的“阿夏”飞奔而去……

12
实用网站
天气五
上海保姆网
滨海网
涉县100
牡丹江信息港
涡阳论坛
经典重庆网
池州人网
慈溪论坛
黄山市民网
黄山论坛
嘉论网
新平果网
厦门小鱼网
梦溪论坛
安徽乐团
永城人
梅河口生活网
相关内容
长兴金钉子远古世界景区
民族风情2010-05-10
白象之神—傣族的象崇拜
嘉兴乌镇旅游景区
傣族的建新房与贺新房
基诺族婚恋“三部曲”
布朗族的“邀贯奇”婚俗
拉祜族的抢头巾
嘉兴湘家荡度假区
奉化滕头村景区
基诺族风俗习惯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