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浙江义乌先贤朱一新

作者:吴世春  来源:网络  2020-3-25

在野为名师

在端溪书院,教务相当繁重,他热爱诸生,诱掖开导不遗余力。在《寄王雪澄年丈》中简要介绍他的工作情况:端溪课卷虽只有二百名学生,往往一卷就有百页以上。一月两课,共有四五百卷,半年不下两三千卷。尽管辞章有佳构,而经史多未入门。诸生都乐于作业,我哪能辜负他们而不作开导呢?分析批示动辄千字,竭尽二十昼夜的精力,才能完事。课期既密,诸生只有应课的时间,很少读书工夫。他们写日记勉强从事,敷衍塞责。住院的学生中,也有勤苦嗜学的,问我读书方法,由于言语不通,答以笔谈,几于手疲。此正是我的兴趣所在,自然不以为苦!

十五年(1890),一新移任广州广雅书院山长(掌教、院长)。广雅书院由张之洞创建,收录广东、广西两省各一百名高才生员。院规是“先读书而后考艺,重实行而屏华士。”分经、史、理、文四斋肄业,延请四人辅导管理,而山长专授经训、性理及史事、辞章。生员各有日记册,记录学习心得及质疑问难,院长及时批阅并以书面作答,这在端溪书院时朱一新就已实行。光绪十八年(1892)秋,朱一新应院内师生请求,将过去三年问答诸生所问的内容,加以整理和补充,编为五卷,刻印成《无邪堂答问》一书。无邪堂是广雅书院讲堂,由张之洞命名并题匾,堂名源于《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元邪堂答问》是朱一新平生最重要的著作。他自己说:

近将两三年来与诸生问答之语抄录成帙,其中有订经史疑义者,有商古今学术者,有论边疆形势者,有谈国朝掌故者。门类甚多而不别分门类,似语录非语录,似札记非札记。汉宋学术持其平。……其有谬托汉儒之义以抵宋儒而实失汉儒之真者,浸淫害道,则必严辨之。九流百家之书,释迦、摩西之教,以及近时洋务西学,自有俾实用者外,其或谬诩新奇以大害人心者,亦必严切之。大旨学必期其有用,功必归诸实践。由训诂进求义理,而如汉学家溺于训诂以害义理者则不取;由义理探源性道,而如讲学家空衍性天以汩义理者则不从。言治术务求可行而不敢为高远之论;言时务必明大势而深鄙夫揣摩之徒。虽不敢谓百世不惑,要有异乎近时名下士之所为。诸生幸多就我绳墨,以此为教,庶鲜流弊。第使今之名士见之,必有骂我不通者。通不通何足论,期无误诸生未学之意而已。此书与乾嘉以前儒者之言可相印证,与乾嘉以后儒者之言则多不合,与吾江浙学者之言尤多不合;合不合何足计,期不负圣门教人之旨而已。

朱一新从小爱好濂、洛、关、闽的学说,对宋、元以来的学者都能说出他们的得失。他对弟弟朱怀新说:“古人求治国之道在于经,后人求治国之道在于史。……若处多事之秋,则治经不如治史的效果明显,所以对地理、经济尤其用心,凡所议论,皆有实际意义,不能说大话,哗众取宠。”朱一新不但通晓汉宋儒学,而且自认为史学更强。他生在鸦片战争之后,列强不断侵略中国的时代。凡有关国外政治、地理、历史、时事的书报地图,无不悉心阅读,可以说学贯中西。《无邪堂答问》中,卷一就有关于新疆形势,吉林、黑龙江两省边防、筹边以屯垦为要等的论述和西辽疆域考、《元史》西域地名考、《水经注》渐水篇刊误等。卷二的《景教流行中国碑考》约3.5万字,引用列举的书有80余种,有正史、私人著作和西人著作中译本,对当时世上基督教及其支派、伊斯兰教、佛教的情况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皆有论述。其他各卷重点讲治学,亦有关于边防和时事的论述分析。抵御侵略,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爱国热忱溢于言表。

朱一新客观地对待汉儒许慎、郑玄等人的古文经学,以及宋儒工程(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到乾隆、嘉庆年间,始于东汉时的今文经学开始复兴,他们在诸经中尤重今文《春秋公羊传》,故称今文公羊学派,首倡者为庄存与,接着又有刘逢禄、龚自珍等一大批学者。上述一新的学术思想所谓“与乾嘉以后儒者之言则多不合”,就是指明学术思想的分歧。至于一新称为“近时名下士”大约主要是指康有为而言。光绪十六年(1890),康有为移居广州。朱一新在广州与康有为时相过从,每辩论自晚达旦。朱一新遗著中有多封致康有为书信,对他的学说提出批评与劝诫,明确反对康有为“援儒人墨(或称阳儒明墨),用夷变夏”的主张。钱穆教授所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对朱一新的学术思想有较详论述。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关于清代学术,有一大段记朱一新的学术观点及成就。说他主张兼采汉宋之学,主张“汉学必以宋学为归宿,斯无乾嘉诸儒支离琐碎之患;宋学必以汉学为始基,斯无明末诸儒放诞之弊”。朱一新政治上守旧,然而学术上所论足破康有为的“新学伪经”、“孔子改制”的附会曲解。

热心方志事业

朱一新所编《京师坊巷志》,是《〔光绪3jl顺天府志〕的一部分。顺天府即北京的地方行政区域,主要是京师即北京城和大兴、宛平两县。《顺天府志》由万青黎、周家楣修,张之洞、缪荃孙等编纂。从光绪五年(1879)四月开局到光绪十一年(1885)告竣。全书130卷,是一部记述清末京师顺天府辖区情况最完整最丰富的地方志。朱一新应邀参与纂修,负责坊巷即街道和胡同部分。

朱一新接受协纂任务后,白天步行到街道胡同详细询问情况,晚上即笔录所见所闻,再参证旧有图籍,考察钩稽贯通,往往到四更尚未休息,数易其稿。光绪十一年夏缮录成编,但不是定稿,后因受命担任湖北乡试副考官,委托同事缪莜珊编修续成。等他回京时,志书已刊印,其中不少错漏无法更正。朱一新编纂这部志书,依照宋敏求《长安志》体例,态度严肃认真。《顺天府志》书成后,朱一新暇时对有关掌故,随看随录,写满书眉,直到去世时还没有完成。光绪二十三年(1897),其弟怀新刊《拙庵丛稿》(实是《朱一新全集》)时将原书上的添注请人加以缮录,分刊成两卷。一新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粗略计算,这两卷书中引用的著作在320种以上。对了解清末北京城内街道胡同的情况极有参考价值,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出版社曾与另一著作合并重印。

朱一新应聘到广东肇庆主讲端溪书院时,又应邀主持编纂《德庆州志》。唯因在端溪只有两年,教务繁忙,所能利用的业余时间极其有限,所以只完成部分初稿。移掌广雅书院后,仍继续此项工作,但亦只是业余来做。在《清史列传·朱一新》中曾记载着有《德庆州志》。

朱一新关心故乡的方志事业。他曾复信金华知府陈仲英:“敝郡前志体例繁芜,纂述漏略,疆域沿革,语焉不详,人物艺文,散而无纪。其中颠倒舛误,更仆难数。欲整理而排比之,非改弦更张不可。兹事体大,虽因实创,非具卓识莫能主持。”接着又提征集资料、筹集款项可能遇到的困难,并介绍顺天、湖北修志的经验。又鼓励他说:“读来渝,雅意勤拳,毅然为之,以存敝邦掌故,所为以经术饰吏治者,非阁下其谁与归?”朱一新甚至曾有自己参与纂修府志之意,但这个愿望终于未能实现。

考据古籍 经世济邦

朱一新治学主张汉、宋兼并。认为学术“有义理之学,有经济之学,又考据之学,由辞章之学”。他的义理之学,主要见于《无邪堂答问》一书,考据之学成就亦著,《汉书管见》四卷就是代表作。考据古籍(朴学)的风气以清代乾隆、嘉庆朝最盛,后人所称的乾嘉学派就是考据学派。考据方法主要是训诂、校勘和资料的搜集整理。朱一新倾注多年心血    撰著定稿,刊行后为世人所重。这里摘引《汉书管见》的开头《高祖记》中两条,已见其一斑:

(刘邦) 母媪 (颜)师古注:媪,女老称也。皇甫谧等妄引《忏记》强为高祖父母名字,皆非正史所说,盖无取焉。《宋书·符瑞志》高帝父曰刘执嘉。执嘉之母梦赤乌若龙戏已而生执嘉,是为太上皇帝;母名含,始是为昭灵后。斯即小颜所讥皇甫谧等之说尔。

为泗上亭长  《史记》作泗水。按:泗水是也。《水经注·泗水篇》小沛县治故城南土宅上东岸有泗水亭,汉祖为泗水亭长,即此。

朱一新所说的经济之学,即经世安邦、治国安民的学问。他在《无邪堂答问》中关于东北、西北边防的形势与对策就有这方面的精辟见解。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侵略新疆,日本侵略台湾、吞并琉球。当权的左宗棠主张加强西北边塞防务,李鸿章则强调海防更为重要,引起“海防”与“塞防”的争论。

光绪九年(1883),朱一新撰《海防策》,认为当时的急务为治水师、扼险要、储将才、精器械、兴团练、开饷源六项。每项皆提出较详细的精密规划。例如治水师,他提出沿海建为北洋,江浙、闽粤三军,每军配以铁甲兵轮等意见。

朱一新相信民众,认识民众的力量,主张依靠发动民众来巩固国防。同年八月廿二日上《请速定大计以耆危局疏》中,着重提出“兴团练”,其中说:

无亨则编为保甲以防豪右之横行,有事则集为乡团以辅官军之不逮。遍地皆民,即遍地皆兵。

其他如治理黄河、京师治水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朱一新著作中亦有所论及,可惜没有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

操心过甚  英年早逝

朱一新于辞章之学亦造就颇深。遗著《拙庵丛稿》中有骈文存、诗存、试帖存、律赋存各一卷。《律赋存》卷有赋33篇,其中有抒情写景之作,也有论政言治之篇。诗集作品虽不甚多,但别具一格,如《咏南史新乐府》之一《同泰寺》:

涅槃经,无遮会,连理瑞技生,五色祥云霭。佛言须舍身,方免众生一切罪;众生不肥帝已瘦,荷荷索蜜难入口。大慈复大悲,倩佞佛佛知否?平生奉赎亿万钱,悔不买蜜藏枕边,此时口苦佛不怜。”

光绪二十年(1894)六月二十四日,一新偶感微恙,七月初二日移卧书房,客来探视,尚能迎送。午后忽对胞弟怀新说:“刚才集了两句诗:‘撒手白云堆里去,回头四十九年非’,用来自挽你看怎么样?”怀新劝解说:“您神志清新,何至于此!”一新含笑点头。末时,兄弟俩还携手散步,到申时,一新即渐昏迷并断断续续自言自语,大意是明年迎养父母竟成虚愿;自己精力渐衰无以满足诸生之望;高丽为神京屏蔽,必不可弃(时日本侵略朝鲜,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订《马关条约》)。延至酉初,这位爱国正直、学识渊博的学者与世长辞,终年49岁。

朱一新遗著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秋由其弟怀新主持编纂刻印,分订16册,名《拙庵丛稿》。故居“约经堂”为本地清代标准民居,十八间楼房组成四合院,与胞弟怀新(1850—1898,光绪十五年进士,历任主事、知县、知州)故居同样一幢十八间合成朱店村“大夫第”。建筑特别,精雕细刻,房门皆阴刻诗文,艺术性很强,在民居文化中独具一格。

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广东学政恽彦彬奏请将朱一新宣付史馆立传并赏卿衔,理由是“平日讲学之词,义精识卓又复平正通达,生徒成就甚众”。次年十二月,礼部议奏照定章加五品衔得到批准。宣统元年六月,两广总督张人骏奏请恢复朱一新原职原衔,取消以前降调处分,此时朱一新逝世已16年,当然无从复职了。

12
实用网站
天气五
上海保姆网
滨海网
涉县100
牡丹江信息港
涡阳论坛
经典重庆网
池州人网
慈溪论坛
黄山市民网
黄山论坛
嘉论网
新平果网
厦门小鱼网
梦溪论坛
安徽乐团
永城人
梅河口生活网
相关内容
66岁大寿与包66个饺子的民间风俗
为什么老年人有七十三八十四的困惑?
中国十大名茶的美丽传说
月下老人的传说
马头琴的来历
武夷山酒坛峰的传说
黄鹤搂的传说
龟蛇二山的传说
“60岁以上老人全活埋”的传说
巫山神女
妈祖的传说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