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河北武安民俗文化:武安城的抬城隍

作者:杨新民  来源:网络  2019-1-24

河北武安民俗文化:武安城的抬城隍

抬城隍的组织机构

旧时城隍庙平时的庙管工作就由庙里道观的道士管理,当时有位李恒吉的道长,在城里很有名气,身边有十多个弟子均以“青”字辈排名,有青连、青梅、青育、青秀、青选等。城隍庙有几十亩庙产地,道士们除了庙产地的供给外,平时在庙里收些香火钱,和出外做做道场法式。

负责抬城隍的组织机构主要是地方社首,几家有权威的社首,组织起各个民间社团、帮会、商会,结合城隍庙里的道士,来安排部署抬城隍的整个仪式 ,每个环节的人选都是经过挑选和培训出来的,整个过程如同表演,均有一定的步骤、套路和各种礼仪。就说抬城隍轿子的人选,由八人抬的大轿就是八条大汉,这八条汉子均由教务头来担任,别人是没有资格来抬的,也走不来抬城隍的步子。八人个头还要齐整,衣着一色的黄马褂,前后补服,白纱礼帽。开走迈步就是不紧不慢的秧走步,步调极平稳齐整,配着专为抬城隍吹奏的大官调,民间俗称为:“吹大孩儿”的,一下就能把人的情愫带进神圣的境界。

家住大新街中段的白老兴和李老和,均是抬城隍时的领头操办者,也是抬轿时的护轿者,二人年纪相仿,当年都已是须发皆白的老叟矣。一个在大轿的左边把轿,一个在大轿的右边把轿。白老兴曾任县衙十三行掌案,相当于现今的税务局长,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威望。

抬城隍的活动经费,除庙产和各方捐献布施之外,不足之处由名誉会首们弥补。

武安城的抬城隍

抬城隍的准备工作

那时,每当抬城隍前,城隍爷的“走像”全是由李道长亲自“服侍”的,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刻意地为城隍爷梳妆打扮。城隍爷的走像是由技艺极高的工匠用纯楠木雕刻而成,头颅和胳膊、腿都是活动的,见过此像的人都知道武安城隍是位极俊秀的神象,头发和真发没有多大差别,胡须是原木雕刻的,根根可数。

在抬城隍的前天下午或当天早上,李道长就在过殿里为城隍爷梳妆打扮。先用净布把整个像身擦洗干净,把头发梳理打髻,盘在头顶之后,为城隍爷换上新的官服。城隍爷的走像是坐在椅子上的,为他穿衣裤时,他将裤腿先穿在神像的两腿上,之后扳动膝盖上的枢纽,神像便能站起,或扑到道长身上,道长就能把裤子给城隍爷穿上,并系上腰带。最后穿上外套,打扮好后再看城隍爷,头戴丞相帽,身着黄色蟒袍,双手搭膝,端坐于太师椅上,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这一整套工序是由李道长一人小心翼翼地来完成的,是不让别人插手的,弟子们还不够格。

打扮好城隍爷后就抬到拜殿插轿,城隍爷坐的大椅子就放在轿的底盘上的,轿子全是活动板,四面安装好后,盖上轿顶,插好轿穿上轿杆即可抬出拜殿之门上路。城隍爷的轿子,四面是玻璃罩,顶端四角四翅,青丝网罩,四角垂有尺余长的旗穗;轿的顶尖是一锡制元宝状中间凸出的顶尖,雪亮如银。轿的两边是“桌灯”,即长条形玻璃罩面的平架, 这些都是和轿连为一体的,四角各有4个牛角灯(俗称:西瓜灯),灯下垂穗。条几前挂一桌裙,黄缎面绣蓝花,桌裙上沿绣四个大字“城隍使伺。”沿街行走,都能看到端坐在内的城隍爷像。

武安城的抬城隍

抬城隍的路线

从吃罢早饭后的卯时开始,经过官府大员和有关地方绅士的参拜,由会首组织参加抬城隍的主要成员参拜,各帮会、商会的参拜,之后按顺序起程。

路线由出城隍庙进庙路街,到衙前街,出内西门,下南关,拐进庞家胡同,到南岗,拐到大西关,到小西关,通过拐角楼,十字街,回内西门,从半壁街到仓门口,拐到北关,出走老北门到鬼魂坛落轿,在此上供焚香一日。其意是让无法投诉的冤魂屈鬼在此告状,城隍爷为其作主断案,惩治阴阳两界的恶人罪鬼。故此地叫鬼魂坛(邑厉坛)。

日本人进入武安之后,老北门被封垒 。抬城隍时出不得北门,只好在北门根的养济院门前落轿设坛祭祀,在此祭祀一整天,直到晚上,各路人马原班原套整队,抬上城隍爷回城隍庙。

回庙形式步骤虽然还是原班人马,可队容大有改观。出庙时是白日上午,全队形式以锦旗标帜来显示其隆重盛大;晚上便全换作灯火,以各式各样的灯笼来展现其浩荡威仪。有“桌灯”、“胳膊灯”、牛角灯、西瓜灯,城隍爷轿前是两个大沙灯叫:“职衔灯”。各社火班、商帮会派的队伍前均以两个大挑灯为首,后面一色的手提灯。虽然不燃鞭不放炮,各样灯火在夜色的映衬下,辉辉煌煌,闪闪烁烁,拉拉连连数百米长。每到一地沿街民众均站在门外檐下,双手合十,默默祈祷,求城隍爷保佑,全家平安,年景丰收,有的甚至跪地迎送。十二岁以下的孩子,谓魂不全,不让看,大胆的孩子们从门逢、墙角偷偷窥视。女人是不让参加,也不让偷看,尤其是年轻女人,均躲得远远的,唯恐冲撞了神灵圣驾。

直到夜半子时,城隍爷回宫入庙,街道才安静下来。

抬城隍队伍的顺序

抬城隍在起程之前首先要净街,就是由二人抬着净街炉沿所经街巷清除一遍街道的秽浊之气。净街炉就是一个大火炉,炉上坐着铁锅 ,锅里熬着醋。两个抬净街炉之人,边走边将沸扬的醋水洒向街面,洒得满街醋香味儿。 这是古代一种“消毒”方法。民间又叫:解利。吉利之意。

净街炉后面是香盘。或八个或十二个,个头齐整,衣着一色长袍马褂的男子,或手托香盘,或手提香小铜香炉,肩上斜挎着香袋,香炉内燃着檀香。香炉、香盘内的香料,全是黄檀木面,均是檀木锯未,香炉,香盘点燃着不时散发着香味,盘内有一竹制香罐放香面,不时用小铜锨锄起添在炉内。整个街道,由净街炉和香盘过去后, 迷漫着浓浓的醋味和檀香味。

之后是送城隍的商会,后面是大轿前面是镖枪队的马,又称銮驾,即金瓜钺斧朝天镫,旗幡伞扇,共24杆执事。其中包括带白牙边的五色三角旗八面,肃静、迴避大牌八面,龙凤扇一对。銮驾之后是吹着大官调的吹乐队。

接下来是开道锣,两面直径80厘米的大铜传锣,二人各持一面,在城隍队伍起步和每到转弯处,大路口,均敲13下,意示警告四方,城隍爷过来了,一切不应出现的物象,均要及早迴避、让路。

锣后是两个“黑道的”,即皂吏二名,身着黑色役服,手握堂杖,在每次锣声响后,均要喊堂威,“威——武——”,其声沉长,令人畏惧。

中间单人许愿者,胳膊灯,带枷者,上镣者,各个社火班的标帜队、对联、锣鼓套,吹奏班雅乐。道士全装龙衣道袍,头戴马尾道冠,吹奏着道家音乐,十分整齐。各班的标帜多为兰色白字,也有紫色黄字,但均不失庄严肃穆。

最后这才是抬城隍爷的八抬大轿款款而来,均威严壮观。

夹在中间的是以各种形式来还愿之人。有端香进香的,有挂“胳膊灯”的,有 “戴枷”的,有 “戴镣”的。据说在古时还有许“滚钉板”、“洗油锅”之愿的,这种做法都是古代的酷刑,许愿者为求城隍保佑或拯救自己的亲人,情愿以刑法来代亲人恕罪。

这些还愿者,每人均披一件红布衫,埋头不语,目不斜视,整个队伍沉浸在一片深沉的氛围中进行。无论是谁,身临这种场合,这样的氛围,都会肃然起敬。这是一场澄心滤念、净化灵魂的大过滤。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和揭密时,这种“敬神信仰”也会为人类起着抑恶扬善、遵纪守法、净化心灵、祈求平安的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发展。

12
实用网站
妙手医生
健康一线
有来医生
中公考研
手机号网
奇缘阁
名字网
动脉网
医联媒体
民福康
化龙巷
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
易车
客车网
航空之家
八百方网上药店
天气五
上海保姆网
相关内容
66岁大寿与包66个饺子的民间风俗
为什么老年人有七十三八十四的困惑?
老北京素有盛名的九大庙会
太昊陵祭祖庙会
九华山庙会
中岳庙会
有“五味”特点的皇家庙会---宫市庙会
浙东方岩庙会
凤阳庙会
长沙庙会---规模大、影响远的陶公庙会
祭祀人类始祖的庙会 盘古山庙会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