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陕西山阳地方民间文化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2018-1-23

山阳是山的世界,山(指有人类的山)又是民间文化的摇篮。故山的世界也是民间文化的世界。特别是在宋、元、明、清的近千年间,山阳人民备受兵荒马乱之苦。迭遭瘟疫、旱涝、蝗虫之灾,生灵涂炭,人口锐减,有些地方人烟绝迹。明、清王朝曾三次从外地移民,人杂南北十省之多。四面八方的移民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山阳自然成了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的荟萃之地,自然形成了同邑习俗迥异的独特文化景观。具有山阳特色的地方文化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情歌

山阳情歌浩如烟海,其中包括初识歌、试探歌、静美歌、迷恋歌、起誓歌、送郎歌、相思歌、幽会歌、私情歌、逃婚歌等。情歌歌唱爱情是高尚的爱情,美好的爱情。是男女青年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内容健康、高雅、生动逼真、动之以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曲调婉转优美,秦风楚韵互渗,豪迈缠绵并存,听者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解放后,山阳情歌胜似满园春色,姹紫嫣红,异彩纷呈,普及之广空前绝后,童叟皆歌、妇孺皆唱。极左思潮泛滥期间,情歌难逃厄运,如今情歌已走出低谷。

二、孝歌

孝歌,有叫阴锣鼓的,有叫丧歌的,有叫挽歌的,有叫打转转鼓的,还有叫打代思的。

孝歌本来是为亡者守灵而歌,现在却早已超越了这个特定环境。特别是在一些文化匮乏的边远山区,它成了群众文化娱乐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深沟野洼到集镇川道,从单庄独户到村庄院落,到处都有歌师。人们无论是翻山越岭,田间劳动,放牛牧羊,采药砍樵,还是闲暇无事,到处都是孝歌飞扬。真可谓无处不有处处有。

孝歌为什么能够凭借人民大众的口耳相传,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呢?十年洁劫,它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拨乱反正之后,为什么能够春风吹又生呢?因为孝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闪烁着集体智慧的光华;融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奇闻轶事、民谣谚语、谜语笑话于一体,有较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语言生动、幽默、诙谐、合辙押韵、琅琅上口、易懂易记易流传。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对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促进健康的娱乐活动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孝歌集》已由山阳县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于1997年出版。

三、八仙鼓

打鼓艺术种类繁多,但没有一种能和山阳八仙鼓媲美的,就拿誉满华夏的安塞腰鼓来讲,也只不过寥寥数招,远不及八仙鼓气势磅礴。八仙鼓师吴留成六、七岁时便跟父亲(著名八仙鼓师)学习打鼓,十几岁时就能独当一面地操槌击鼓。而后又经多年磨练,他终于成了山阳独树一帜的八仙鼓教师。

每到逢年过节或重大庆典,那里响起了八仙鼓声,那里就有吴留成的身影。但见他用鼓指挥着下手,起落有序,在鼓面上时中时边,时紧时松,时轻时重,时而流水叮咚,时而万马奔腾。扑朔迷离的套路,龙飞凤舞的槌花,把握得潇洒自如,浑然一体。使高山流水者听(看)不出丝毫破绽;让广大看热闹的外行看得眼花缭乱,听得激情满怀。观赏者人山人海,时而看得呆若木鸡,时而听得拍手称绝。鼓停了,锣息了,他们还翘首以待,企盼着再来一通。

四、社火

社火以高跷、芯子、狮子、彩船、大肚罗汉戏柳翠、鹭鸶鹐海蚌、骑独杠等组成,其中芯子为社火核心。

山阳县中村镇上湾、街道、下湾的芯子为全县之冠,或许在陕南也是独一无二的。据调查这三村自清末至今,从未联合举办过社火,总是各自为政,在争强好胜思想的驱动下,在激烈的竞争中,他们各显其能,挖空心思,不惜一切代价,要把芯子办得出类拔萃。因此,中村镇的芯子总是以高、巧、奇、玄称著。如《三打白骨精》中的孙悟空(四岁男孩)手执金箍棒照准白骨精(四岁女生)脑门,凌空俯冲打将下来,白骨精双剑交叉架住,这一让人失魂落魄的惊险造型,只有金箍棒头与双剑交叉处焊接,让内行看不出星点马脚,使观众叹为观止。陕西电视台曾赴该镇录像,从此中村社火闻名遐迩。
实用网站
芒果文学
坛遥网
书画家百科
古茶居
四川青年旅行社
昆明网
安徽省杂技团
苏南旅游网
神州汽车露营
好乡居
井冈山旅游网
深圳康辉旅行社
哈仙岛旅游网
中国国旅西藏旅行社
广东中旅(深圳)旅行社
甘肃漫步国际旅行社
西藏青年国际旅行社
拉萨青年旅行社
相关内容
66岁大寿与包66个饺子的民间风俗
为什么老年人有七十三八十四的困惑?
中国十大名茶的美丽传说
月下老人的传说
马头琴的来历
武夷山酒坛峰的传说
黄鹤搂的传说
龟蛇二山的传说
“60岁以上老人全活埋”的传说
巫山神女
妈祖的传说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