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山西方言中的牛文化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2019-10-20

从山西方言许许多多的关于牛的词汇中,依稀可以感受到古代农耕文明的遥远回响。

牛在古代农耕社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产资料和财产,关乎全家人的食粮保暖,故人们爱怜之,还常常给自己的孩子取个带“牛”的名字。如把小孩昵称为牛牛、牛儿;用“牛”排行:牛儿、二牛、三牛;在牛前面冠以“金”、“铜”、“铁”、“福”、“喜”、灵”,叫金牛、铜牛、铁牛、福牛、喜牛、灵牛等。

带牛的词还有,把牛字重叠为“牛牛”,表示小昆虫。形容人长得又粗又矮,叫牛腿子(平遥);形容人执拗倔强,叫牛劲(新绛);称婴儿、小孩的胖脚或小鞋叫牛蹄子、牛蹄蹄(平遥);形容数量极少,一点点,叫“一圪牛牛”(平遥,文水);假装赌博或卖货骗人上当叫“拉黑牛牛”,或“拉黑牛”;形容小孩子胖而可爱叫“圪斗牛牛”(平遥);形容做事不紧不慢,不着急叫“牛皮灯篓(子)”、“老牛”;固执不化的人叫“牛角”或“死牛角”;“黑乌牛”用来形容天气阴沉欲雨或黑红色的肿胀伤痕;形容两个人扭打在一起叫“牛牛滚蛋蛋”;“死牛疙瘩”形容人脾气倔,不通情理。

牛按毛色可分为:红牛、黄牛、黑牛、黎麻牛(又叫花牛,指杂毛牛,平遥)等。按年齿可分为:大牛、老牛、小牛儿(怀仁)、小牛子、牛犊子(平遥、长治)、牛犊儿、牛娃(河津)、牛娃儿(洪洞)、牛蛋子(山阴)、牛犊嘞(沁县)等。

按功用可分为:耕牛、地牛儿(平遥)、奶牛(专用于产乳的)、菜牛(又叫肉牛,专供食用)。

牛按性别分雌雄两类。未阉割的叫公牛、牤牛(阳曲)、泼牛(吉县)

牤蛋(和顺)坡牛(永济)、扑牛(万荣)等;阉割了的公牛叫犍牛(定襄)、老犍(晋城)、壮牛(新绛)等。雌牛的叫法有兕牛(阳曲)、兕牛子、母牛(平遥、祁县)、乳牛(广灵)、善牛(陵川)、肾牛(晋城)、厦牛(万荣)。

另外,牛反刍叫“换嚼”(平遥、广灵)、倒嚼(平遥),牛用角顶叫“握”、“猜”(音,平遥)。

方言中有很多有关“牛”的歇后语:

牛毛擀毡子——不合股;按住牛头喝水——勉强不得;牛圪角戳进羊屁股——牛气又羊(洋)气;牛吃了赶车的——奴欺主啦;牛拉轿车——不配;牛皮做灯笼——照里不照外;牛蹄子——两瓣;

牛角上抹油——又滑又尖;砂锅煮牛头——放不下;老牛散步——慢慢腾腾;牛犊子拉车——乱了套啦等等。

实用网站
台词课
壁纸高清
书画艺术服务中心
汇率网
临淄信息港
淮安网
莱芜都市网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星座乐
星籁
黄河口信息港
爱头像
大学生必备网
汉阴新闻网
宝鸡在线
好期刊网
美文网
华商签证
相关内容
66岁大寿与包66个饺子的民间风俗
为什么老年人有七十三八十四的困惑?
中国十大名茶的美丽传说
月下老人的传说
马头琴的来历
武夷山酒坛峰的传说
黄鹤搂的传说
龟蛇二山的传说
“60岁以上老人全活埋”的传说
巫山神女
妈祖的传说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