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传说

濮阳四牌楼历史故事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2017-9-27

四牌楼,又名中心阁,位于濮阳老城十字街,高8.6米,长宽各6.6米,面积43.56平方米。该建筑为木石结构,呈方形,四角以石柱支撑阁顶。阁顶以全木构成,扣榫严紧,四角各有斗拱相托,阁檐上挑,上覆琉璃瓦,青光闪烁。顶脊塑八只蹲狮,栩栩如生。四道垂脊各塑龙、凤、鱼、马,呈龙飞凤舞、鱼跃马腾状。四角套兽下垂铜铃,风吹摆动,叮当作响。阁内绘饰图案,雕梁画栋,非常美观。外壁四块额板,雕字如斗,苍劲有力,为书法家刘文选所书。东曰颛顼遗都,西曰澶渊旧郡,南曰河塑保障,北曰北门锁钥,概括了濮阳历史悠久和地理上的重要位置。

四牌楼为何时所建,多概言明嘉靖年间。嘉靖《开州志》载:“四牌楼坊,在十字街心,东扁宪副,西都宪,南颛顼名都,北汲黯故里,知州龙大有立……”。今《濮阳县志》云:“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兴建中心阁”。嘉靖《开州志》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由王崇庆主持编修,十月书成。龙大有作知州是在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并在城内修建明道书院,而言嘉靖二十六年建阁更晚于旧志,且当时州为李一元,非龙大有。

如今观看四牌楼的人倒并不在意它的样式,更感兴趣的是它四面牌匾的内容,东面牌匾上刻的“颛顼遗都”,西面牌匾上刻的是“澶渊旧郡”,北面牌匾上刻的是“北门锁钥”,南面牌匾上刻的是“河朔保障”。这四个牌匾实际上记载着宋以前的历史中发生在这里的三项重大故事。

“颛顼遗都”的内容比较明了,是说这里曾是五帝中的第二帝颛顼建都之地。实际上,建都之地并不在现在的濮阳老城,而在老城东南十华里左右的高城遗址,颛顼去世后人们称其为“颛顼之墟”,或叫帝丘。春秋时卫国国都迁来此处时还称帝丘。据说后来卫国衰落得不成样子,不敢将自己的首都叫帝丘了,因当时濮水由城南流过,就将帝丘改成了濮阳。汉武帝时黄河在瓠子决口二十多年淹埋了这一古城,濮阳城几经迁移,五代时定于现址。又几经易名,民国年间又叫成了濮阳。但濮阳原称帝丘是没错的,称颛顼遗都也是无疑的。

颛顼建都是濮阳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也是一次空前绝后的辉煌。那时,颛顼统辖的区域“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见《史记·五帝本纪》),大体相当于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的版图,可以看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这样的统一由黄帝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黄帝时期战乱不止,黄帝也认为自己应以天下为家,发明了轩辕车游走于四方,“迁徙往来无常处”,晚上就并车为城,并没有建立过真正意义上的国都。中华民族实现统一后的国都自颛顼始,自帝丘始,自在濮阳始,颛顼遗都应是中华民族的第一个国都。

“北门锁钥”和“河朔保障”都是指在五代后期、北宋前期辽几次南侵中原,在濮阳那时称澶州遭遇到坚强的抵抗大败而退,从而确立了濮阳在中原地区的地位。

一次是后晋时辽王耶律德光率兵10万大举南侵,在澶州北和晋王石重贵率领的晋军大战,两军激战数日,伤亡惨重,断箭残镞,厚积数寸。辽兵无奈引兵退去。晋军当然以胜利庆贺。在五代时期,中原各小朝廷大都对辽俯首贴耳,卖身投靠,晋军的这次胜利显得异常难得。晋重贵也是一个昏庸之徒,但他这次不甘仰人鼻息,以弱抑强,还是值得称道的。

第二次是后晋灭亡后,辽占中原,纵军抢掠,滥杀无辜。中原人民纷纷起来反抗,澶州起义军首领王琼,攻入州城,围击辽将,是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一度聚众数万,竟让辽兵退出中原。

第三次就是著名的澶渊之盟。公元999年,辽萧太后燕燕和辽圣宗耶律隆绪领兵南侵,横扫河北各州。宋真宗自开封发兵至澶州,抗辽宋军很受鼓舞,一齐反攻,在莫州(今任丘)击退辽兵。公元1004年10月,萧太后和耶律隆绪经认真准备后,再度率20万大军大举南侵,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等劝谏下,率10万宋兵至澶州和辽兵展开决战,竟然以少胜多,将辽兵击溃,杀死其大将萧达览。而后双方议和,订立和约。因澶州古有一湖泊叫澶洲,春秋时期,晋、齐、鲁、卫等国多次在此会盟,参照春秋故事,称“澶渊之盟”。

实用网站
山东省教师教育网
乳业头条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海棠文学网
书本网
在线阅读网
飞鹿女生网
有毒小说网
爽文小说网
高校动漫网
漫像天下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盒马
陌陌
超级简历
历史故事网
教育宝
Mc喊麦网
相关内容
中国十大名茶的美丽传说
月下老人的传说
马头琴的来历
武夷山酒坛峰的传说
黄鹤搂的传说
龟蛇二山的传说
“60岁以上老人全活埋”的传说
巫山神女
妈祖的传说
玉皇大帝是谁封的
天女散花的传说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