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福建莆田人生礼俗

作者:林成彬  来源:网络  2020-3-11

莆田人生礼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而存在,世世代代影响着莆田人民的生活,包括处世方式、道德情操、为人准则、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应该说,莆田人生礼俗是莆田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莆田人生礼俗也在不断地演变,有的甚至已经濒临消亡。

人生礼俗是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和习俗,其伴随人的一生一世,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的一种文化。莆田作为文献名邦,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礼节,而且因地制宜,丰富和发展了人生的礼节俗,使之成为了颇具地域特色的尊重人格、维系亲情、分享快乐、分担忧愁、追思慎远、崇尚先贤的乡土教化。

古人说,通情才会达礼,知礼而后养德,下面介绍其中29种人生礼俗,重温君子之礼,记住故乡莆田的人生礼仪,做一个知人情、懂世故莆田人。

人生第一礼俗:送生礼

送生礼俗是莆田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礼俗,主要是预祝孕妇顺利生产。“送生”莆田方言谐音为“双生”、“顺生”,因此表达的是对一个即将诞生生命的美好预祝。亲朋一般要在孕妇临盆之前十天左右,送去“月内料”,即坐月子享用的滋补食品,通常送的是红菇、香菇、蛏干、目鱼干、公鸡、线面等物品。孕妇的母亲还会去庙堂拜祭上香,祈求妈祖、观音大士或陈靖姑保佑女儿顺产,小孩平安出生。

三朝礼的热闹情景

《梦梁录》第二十卷载:“三日,女家送冠花、彩绸,谓之送三朝礼也”。这种礼仪在孩子出生后3-7日内举行,仪式大致有:为新生儿取名、为之挂“长命锁”、赠长命钱、洗草药汤等等。

宋代莆田诗人刘克庄有一首诗写道:“闲陪小队出山椒,为有吴歌杂楚谣。纵道菊花如昨天,要看汤饼作三朝”。此诗生动地描叙了莆田民间三朝礼时有歌队乐队前往庆贺的热闹场景。

有点“跑题”的半月礼

半月礼是指新生儿出世半个月时,由外婆家或至亲为孩儿的母亲备办的坐月子的新鲜滋补食品,还为新生儿送去被褥、衣服等物品。莆田民间称为“做十四天”,实际是指孩子出生后的第十四天送半月礼。按照莆田民间坐月子的习俗,产妇在孩子出生后前半月,以吃素食滋补为主,半个月后才开始吃鱼、肉、鸡、鸭之类的荤食,据说这样对母乳的产生是有益的。这样看来,半月礼好像主要是为了表达对产妇的关爱和呵护。

满月礼,“做出月”

在新生儿满月时,莆田人要举行隆重的满月礼,俗称“做出月”。满月礼主要是宴请亲朋,还要向亲朋分发染红的蛋品。若生女儿,分红蛋一双,寓意女孩长大后会找到如意郎君,结双成对;若生男孩,则分红蛋六个,表示六六大顺,一生顺利平安。亲朋祝贺满月礼的,一般要送小孩衣服,有的还要送金、银饰件或金银元宝,算是资助支持新生命的成长,体现了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四月礼,有点小隆重

孩子出生满四个月时,亲朋再一次登门祝贺,叫“四月礼”,民间俗称“做四月”。这时,婆家再一次为外孙或外孙女备办新衣数套,以示关怀。与此同时,这一天家人还要为新生儿剪指甲、修头发、沐浴更衣,还要为新生儿围上涎巾,收吸口水;系上肚兜,防止冷风入肚脐;穿上黑衣,防止紫外线辐射。民间有个说法,小孩穿上黑衣,蚊虫就不会去叮咬小孩,这是古人生活经验的一种传承。

四月礼在莆田民间很盛行,它与我国北方地区流行的孩儿出生行“百日礼”有异曲同工之妙。

抓周礼大概是一种测试游戏

孩儿在满周岁之日,午时之前,上辈人要为之举行抓周礼。抓周礼起源于三国时代,被称为“试儿”习俗。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在明代之前,此俗通称为“期扬”,到清代才通俗化,改称为“抓周”、“试周”。

抓周习俗是源于原始的征兆观念,以此来预测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加以引导培养。这是父母对子女的舔犊情深、充满期待和祝吉的行为游戏。

入学礼,意义特别深远

莆田自古被誉为“文献名邦”,在重教兴学方面是极为重视的。所以,莆田民间的入学礼别具一格,富有寓意。

在孩儿满6岁时,要举行比较隆重的“入学礼”,其仪程是通过对壶公的信仰拜祭,让这位智慧之神开启儿童的智力,俗称“拜了壶公,聪明花开”。有人说,那是一种愚昧的迷信行为。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通过壶公拜祭的形式,以一套理喻规告的方法,为孩童上了人生第一课,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永不泯灭的记忆,在未来求学的征程中受到永久的激励和鞭策。

如果了解了这种入学礼的仪程,相信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入学礼第一个仪程是拜壶公,祭品用葱三根,寓意聪明;芹菜三根,寓意勤学;竹笋三根(笋干亦可),寓意虚心。为什么要三根?其寓意是三更,意思是读书要勤奋,要读到三更夜。此外,还要杏仁一盘,寓意幸运;桂枝一束,寓意折桂高中。祭品排列完毕,点燃香烛。

第二个仪程是由长者领着学童诵读祝文:“壶公神仙,点化顽冥。赐我聪慧,督我勤勉。萤光映雪,锥骨提神。学无止境,若谷虚心。赐我幸运,学业大成。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第三个仪程是在长者的教导下,学童向壶公神仙发誓,将来一定苦学勤学,功成名就之后,再来拜谢壶公。

这种看似荒诞的民俗事象,其实充满了理性,包含了一定的科学性和哲理性。这个启蒙课程的设置,从求学必备的三个要素——聪明、勤学、虚心,加上人生中的幸运因素,构成了一个人学业能否成功、金榜能否题名的前提条件。

也许,正是莆田这种独有的“入学礼”,才使得莆田人才辈出,唐代至清,共出了两千多名的进士。南宋着名的理学家朱熹为了解开莆田人文鼎盛之谜,几次实地考察,最终得出了“莆人物之盛,皆因壶公也!”这事在明代黄仲昭的《八闽通志》中有明确的记载,说明了朱熹正是从莆田入学礼拜壶公的习俗中找到了答案。

了解莆田民间入学礼,让我们知道祖先在1000多年前就发现了学习的葵花宝典、制胜法宝。一个人在学习上是否有成就,仅靠聪明是不够的,若不勤奋、虚心,也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如果一个人的天资先天不足,用现在的话叫智商低一点,并不可怕,因为勤能补拙是古训,水滴石穿凭恒心。当然,任何事还得靠一点运气,所谓的运气是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主客努力的制约和影响。譬如,一个考生做了满分的考卷,偏遇上了老师在改卷时疏忽,改错了题,扣错了分,他就可能上不了名牌大学,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这就是命运使然。

所以,入学礼是一个辩证科学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民俗。

实用网站
星座乐
星籁
黄河口信息港
爱头像
大学生必备网
汉阴新闻网
宝鸡在线
好期刊网
美文网
华商签证
句子屋
emoji表情符号大全
中国贸易新闻网
独阅读
书耽
大河文学网
清风文学网
粉瓣儿文学网
相关内容
66岁大寿与包66个饺子的民间风俗
为什么老年人有七十三八十四的困惑?
老北京素有盛名的九大庙会
太昊陵祭祖庙会
九华山庙会
中岳庙会
有“五味”特点的皇家庙会---宫市庙会
浙东方岩庙会
凤阳庙会
长沙庙会---规模大、影响远的陶公庙会
祭祀人类始祖的庙会 盘古山庙会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