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云南宁洱碑碣文化

作者:张兴政  来源:网络  2019-8-8

宁洱曾是滇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雍政设府,乾隆置道,民国立署,历史上立有各种碑记。碑记承载着宁洱历史,诉说着宁洱历史文化的兴衰,碑碣文化成为宁洱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见证着这块土地的久远和沧桑。

普洱府建学碑记

学政孙人龙立,碑无存。据光绪《普洱府志》记载,雍正十年(1732)普洱就建有学宫。碑文大意是“普洱为极边重镇,人民生活仰给茶山,往往崇信巫鬼,未革夸风。为转化民俗,有赖文教,故建学宫”。此学宫命名为普阳书院,是普洱最早的书院。

新建普洱府宏远书院碑记 迤南道陈灿立,碑无存。据光绪《普洱府志》记载,1895年,陈灿奉命巡视迤南道,见普洱凤鸣书院(乾隆六十年1795建)湫隘尘嚣,甚为感慨,遂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与普洱知府陈春源、知县谢诗纯及绅士艾芳馨等倡捐并拨提公款,选城西莲花池畔作院址,将凤鸣书院旧址与守备署废址对调,添购附近民地而建。当年开工,次年八月落成,改名宏远书院。书院建筑体制崇闳,师生宿舍环列50余间,中间讲堂5间,其上设藏书阁,每一登临,游目澄怀,豁然开朗,门外有莲池,荷红柳翠,环境优美,利于诸生学习。又论及秦汉兴起,归本于学术之兴,说重修书院之重要。勉励诸生要“养成大器,德广功崇”。

宏远书院落成后,聘请晚清举人、云南才子陈度任宏远书院山长(校长),招收一县三厅(宁洱县、思茅厅、他朗厅、威远厅)高才生入院肄业。书院除学经、史、子、集科举必修之书外,还学哲学、经济、外语、数学、理学等新学科。1902年,定名为普洱府中学堂,成为云南省开设新学最早的一所中学。从宏远书院到普洱府中学堂,短短几年中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才。早期同盟会会员吕志伊、云南护国运动重要将领庚恩旸、留日学生赵璞山(赵家珍)和孙博夫、留欧学生、早期炮弹专家柳灿坤,后效力于普洱第四师范学校的左自箴等教育先行者皆出自此院。

勐先护林约禁碑

雍正六十年(1795)立。位于勐先镇和平村东洒村民小组。碑顶横刻“永远遵守”,右起竖刻“为公禁,箐养树木,以厚水源,灌荫田亩事,凡东洒人户,共同约禁,各宜遵守,毋许越界砍伐树木,若有违禁不遵者,罚银三两,祭神公费,箐中育树,前止秧田,后至山梁止;箐右育树,前至神庙,后至山冈止;箐左育树,齐界石内止;乾隆六十年二月初一”,记载“护林公约。”

勐先护林约禁碑,生动纪录了历史上人们护林的风俗和当地乡规民约的动态发展脉络,见证了前人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的强烈意识。作为一种民间习惯法的文本,“护林约禁碑”把自我约束、民间道德监督、经济制裁等手段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实际情况一事一议,甚至连禁伐的范围、禁止原因以及奖惩办法,都有了明确的规定标准,执行起来更有规范化和可操作性。“护林约禁碑”催生新的环保价值,给后人做出了榜样。

去思碑

宣统三年(1911)八月立。现存放于杨丽坤故居。九十年代初发现。此碑因使用过久,碑文无存,很难考证其中原由。碑正面右起并列竖刻:“钦命花翎二品衔署理云南迤南兵备道普防营务处无署普总镇统领普防巡防队各营无带第一营云帆杜大人德(政纪念)”,中起竖刻:“去思碑”,左起并列竖刻:“磨黑井灶商绅耆士庻等公 大清宣统三年八月中浣榖(旦立)”。磨黑“去思碑”,根据原文字意,应是磨黑盐井灶家、盐商绅士为二品武官杜大人立的“功德碑”,时间为1911年8月中旬谷旦立。磨黑因产盐而得名,因盐而兴旺发展。自汉朝开始开采盐井,清雍政三年(1725)前后,开采规模迅速扩大,各类官、贾、马帮汇集磨黑,形成了热闹的盐市,古镇歌舞升平,一度繁华。

磨黑“去思碑”,隐约表露出了杜大人当时管理磨黑深得民心,为盐井灶家、盐商绅士“保驾护航”的功绩。尽管如此,它见证了磨黑开井制盐的历史,值得我们研究和考证。去思碑源于唐朝,兴于宋朝,是为德政官吏而立的纪念碑,有“功过是非评说”之意。但后来流行泛滥,成为当年流行的官场风气,去思碑只是官员自我标榜、民众献媚权贵的结果,并不是真的“恩德在民”。去思碑的泛滥,糜财累民,大概也算是当年的“面子工程”。

普洱殖边楼碑记

民国27年(1938)农历三月下旬,邑人赵凤来撰文,赵凤歧书。碑无存。1993年《普洱县志》记载,碑文大意:宁洱自雍正改流,为南疆重镇,设殖边督办为边政之总汇,并沿用普洱镇署为治事之所。原署建于雍正八年,后经兵燹及地震毁坏,虽经修复旧观,又年久失修。今督座宾川杨公持节南来,见署所颓敝,不可再用,与官员绅耆商议,筹款修建。委宁洱县长苏品淦,署内科长柳灿坤,经理主任彭嘉宾,邑绅赵永祥、刘存仁、包盛举等组成建筑委员会,负责修建事宜。在内院东厢原址修建大楼一幢。

民国26年(1937)开工,次年建成,公颜之命殖边楼。共享银币9251元。碑文论及建殖边楼是以开发边疆,充实国防为重任。安内攘外,功成政举,则可使边民安居乐业。普洱殖边楼实质是国民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建立的专政工具,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其阶级的根本利益。

赵璞山先生纪念碑

民国32年(1943),云南省立普洱中学校长柳纯撰文并书。民国2年(1902),创办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今普洱中学),举行建校30周年活动,为创办人赵璞仙先生立纪念碑。历经沧桑,碑残字缺。1985年,因编修教育志,魏文乾补缺125字。现存普洱中学。碑文记述赵璞仙(家珍)留日学习,民国元年回国,奉命回普洱开办四师及其办学功绩。

民族团结誓词碑

刚解放的宁洱,百废待兴,民族矛盾十分突出。境外的国民党残匪,不断入境扰乱;境内的地霸武装频频发动武装叛乱,新生的人民政权受到极大威胁。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为实现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巩固边防,1950年8月,宁洱专区按照中央指示,动员组织43名民族头人及代表参加西南各民族代表团晋京观礼。由于宁洱刚解放,少数民族头人对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很不了解,加之受境内外国民党残匪和地霸的挑拨,认为这是共产党的一场骗局,去北京后就会被杀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宁洱专区党政军领导,对少数民族代表作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宣传,最终与民族头人(代表)订立保证、押人质的方式,组成43人代表团走出边疆,晋京观礼,并受到毛主席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代表团回宁洱后,受国庆观礼及所见所闻的鼓舞,1950年12月27日,在红场召开了宁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全区15个县26个民族﹙含支系﹚的480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的中心是进一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团结和动员各民族人民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会议代表汇聚一堂,共商民族团结大事。

1951年元旦,宁洱区党政军领导和26种民族代表,按照佤族习俗,在宁洱红场举行剽牛、喝咒水仪式,共同立下了“民族团结誓词碑”。原文是:“我们卄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的各族同胞慎重地在此举行了剽牛、喝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48名代表分别以傣文、拉祜拼音文、汉文在碑上签名。1993年,民族团结誓词碑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民族团结园被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6月10日,民族团结誓词碑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并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


实用网站
妙手医生
健康一线
有来医生
中公考研
手机号网
奇缘阁
名字网
动脉网
医联媒体
民福康
化龙巷
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
易车
客车网
航空之家
八百方网上药店
天气五
上海保姆网
相关内容
66岁大寿与包66个饺子的民间风俗
为什么老年人有七十三八十四的困惑?
中国十大名茶的美丽传说
月下老人的传说
马头琴的来历
武夷山酒坛峰的传说
黄鹤搂的传说
龟蛇二山的传说
“60岁以上老人全活埋”的传说
巫山神女
妈祖的传说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