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陕西咸阳地区民间艺术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2013-2-23

旬邑唢呐

旬邑唢呐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原有曲目100余首。唢呐多以婚丧嫁娶,助兴致衰,过寿乔迁,喜庆集会,节日庆典、助兴演出为主。旬邑唢呐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分为周派唢呐,吕派唢呐和北塬派唢呐三大体系,现有唢呐艺人1000多人,周派婉转明快,激情洒脱,刚柔交融,富有节奏;吕派演奏风格粗犷,刚劲有力,呈万马奔腾之势,以其“哨子硬”著称;北派丰满华丽,细腻绵长,浑厚圆润,富有韵味。

长武扇鼓舞

扇鼓舞是三人一组,表演者身穿法师服,手持蒲扇形单面羊皮鼓和柳条鼓槌,或三尖两刃九环刀等祭具,边击边舞、唱舞相间,祭祀神灵或“驱虫”、“祛疫”而表演的祭祀性舞蹈,因羊皮鼓如扇形而得名。源于古时的巫舞、傩仪。扇鼓舞的角色舞蹈动作有正击鼓、反击鼓、侧击鼓、平击鼓、立转鼓、参神鼓、倒三脚、撩鼓、搅鼓、单跪等21种。

社火

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领,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这种艺术和秦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来源于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魅力。

每年春节,陕西的各乡各村,群众自发组织,抬芯子、跑竹马、踩高跷、耍狮子、走村串户,十分热闹。这种喜庆活动,关中称“要社火”,陕北叫“闹秧歌”、”闹红火”,而陕南则称“闹玩意儿”、“耍故事”。

旬邑彩贴剪纸

旬邑彩贴剪纸是继旬邑单色剪纸之后产生的一种剪纸艺术形式,是民间传统剪纸的独具特色和创新,彩贴剪纸采用多色彩纸通过剪、贴、衬三种工艺流程把彩色纸粘拼并和民谣故事相呼应,点缀为一张完美的艺术作品,内容以人物、动物、花卉、民俗、民歌,宗教信仰为题材,富丽堂皇,神秘诡谲,浪漫夸张。原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靳之林教授誉为“既传统,又现代;即淳朴又艳丽”,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李寸松称赞为“繁而不乱,艳而不俗。”

牛拉鼓

牛拉鼓是咸阳独具特色的民间锣鼓乐舞,其特点是大鼓大舞大阵容。大鼓是这种大气阳刚、势薄云天的民间锣鼓乐舞的主要标志。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牛拉鼓运鼓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起初,鼓用手推车驮;接着,用牛车拉;后来,改用铁牛(拖拉机)拉运;再后来,就用大卡车运送。表演时,车上鼓手与车下铙钹手、锣手紧密配合,铙钹挥舞,铜锣腾举,演奏者跳跃翻转,队形随之变化。车上鼓手亦舞亦鼓,舞姿优美,鼓音激越,气势壮观。牛拉鼓舞蹈套式也在不断创新完善。比较有名的有张飞舞鞭、猛虎扑食、金蛇狂舞、白鹤展翅。表演队伍少则四五十人,多的可达四五百人。表演服饰鲜艳亮丽,红黄绿居多,各队亦有个性。演奏者有男有女,男的居多。演奏配器各队有别。

牛拉鼓音乐有自己的曲式和套路,大型的为套曲结构,中型的为回旋式三段体,小型的为一段体添花加点自由复叠,各队亦有变数。如秦都牛拉鼓的《什样景》,就是“三起三落”“杀鼓头”“单惊鸟”“干鼓头”四个鼓头,“单劈”“单槌”“单过桥”“双铃”四环花样,“干鼓舞”“四季花”两大主调等10段曲子组成。表演时,鼓师可以根据需要任选鼓头、花样、主调,组成不同谱式。这样,头可变,环可变,主调可选。变化奇妙,引人入胜。

花馍

咸阳的花馍,被誉为“中国绘画艺术的活化石”。它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因其造型生动夸张,制作精巧细腻,民俗气息浓郁而闻名全国。

花馍的制作原料以白面为主,另有豆子、枣、胡椒等辅料;制作所需的工具为极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等;制作手法有切、揉、捏、揪、挑、压、搓、拨、按等。花馍除了可食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它是百姓寄托心愿的一种方式。逢年过节,老人过寿,小孩满月、过岁等,农村人都会制作花馍(也叫面花)作为赠送礼品。

实用网站
星座乐
星籁
黄河口信息港
爱头像
大学生必备网
汉阴新闻网
宝鸡在线
好期刊网
美文网
华商签证
句子屋
emoji表情符号大全
中国贸易新闻网
独阅读
书耽
大河文学网
清风文学网
粉瓣儿文学网
相关内容
皮影戏-民间艺术的瑰宝
民间艺术2013-02-16
高山族民间舞蹈
台湾的南管戏
台湾民间戏剧
台湾布袋戏
东北二人转
东北大秧歌
杨柳青年画
民间艺术2011-09-09
津门曲艺-单弦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