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蔚州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作者:陈雯 荆丽娟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2023-7-13

蔚州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蔚州博物馆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是河北省建筑面积最大、展览面积最大的县级博物馆。馆中陈列有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至清代的各类藏品11000余件。

走进蔚州博物馆,蔚县富足、殷实的文化家底令人叹为观止,丰富而珍贵的藏品传递着历史的回声,讲述着属于这片土地长久的繁荣与文明。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蔚州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一、深曲腹彩陶盆

该陶盆为新石器时期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典型文物,口径15cm,通高22cm,出土于蔚县琵琶嘴遗址。

陶盆质地为泥质红陶,敛口平沿,圆唇鼓腹,腹下部分向内斜收,平底。口沿饰黑彩,肩、腹部用黑彩绘玫瑰花卉变形图案。此文物1979年到1982年吉林大学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在蔚县境内的考古发掘出土的,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典型文物,说明蔚县壶流河一带是当时中原仰韶文化、东北红山文化、西北河套文化相互交流的通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地区之一。正如苏秉琦先生所说,蔚县是中华文化的“三岔口”,中华文化的重要根脉在这里生生不息。

二、青铜彩绘雁鱼灯

青铜彩绘雁鱼灯,西汉,通高54cm,通长41cm,通宽17cm,总质量为5.49kg,出土于蔚县杨庄窠乡。

雁鱼灯全系青铜铸造,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由雁首颈(衔鱼)、雁体、灯盘、灯罩4部分套合而成,雁体态宽肥,颈修长,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蹼,全身施彩绘。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雁颈与雁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及雁颈、体腔均中空相通。灯盘圆形,直壁,浅腹,内有两道直壁圈沿,一侧附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灯罩设计为两片弧形板,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还可调节照明角度。大雁和鱼的身体都是空心,内注射清水,点燃灯油或白蜡后产生的油烟被灯罩挡住,不能乱飞,只能向上进入雁和鱼的体内。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融于水中,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雁鱼灯在西汉时期,不是普通百姓能使用的,是一种只在高级贵族中流通的用品。该灯构思设计精巧合理,达到了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三、彩绘侍女烤肉串图陶灶

陶灶为汉代文物,通长38.5cm,通宽23.5cm,通高19.2cm,总质量为4.41kg,是1996年出土于常宁乡范家堡汉墓。

按照汉代的殡葬习惯,人死后是要将生前的物品进行陪葬,而这个陶灶就是墓主人“缩小版”的生前用品,称为冥器。陶灶质地为泥质灰陶,陶灶呈长方形,台面上有三口小陶锅,灶台右、后面起屋脊。立面白彩涂地、墨线勾绘图案,红彩镶边。在陶灶后墙用黑红彩绘一副当时贵族生活场景。上方绘有黑色木杠,木杠上勾吊着五块鲜肉,下绘三位侍女,中间一位在案上切肉,左侧一位手拿三只肉串在火炉上烧烤,右侧一位正在整理食盒,忙忙碌碌,不知疲倦。这组人物神态各异、形象生动,逼真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景象,勾勒出了一个炊烟袅袅的人间,是我国发现最早烤肉串的实例。说明当时的蔚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文化冲突、交融地带。

四、朱业微石造像

朱业微石造像,北魏太平真君五年,高61cm,长34cm,宽18cm,质量46.64kg,1982年9月发现于黄梅乡榆涧村石峰寺。

该造像以灰褐色砂岩雕刻而成,大彻大悟的佛陀跌坐在长方形佛座之上,头顶螺发,面相长圆,长嘴细眼,微闭双目,嘴角上扬,垂肩大耳。两侧各有一胁侍菩萨,后面刻有圆形顶光和拱形背光,背光最外一周为忍冬纹,中间两周雕有小坐佛,最内为火焰纹,以视佛法无边,佛光普照之意。背屏后面居中刻有一座佛塔,在塔的两侧浮雕两颗枝繁叶茂的菩提树,塔与树之间阴刻造像铭文十六行,字体不规整,为隶书,脱落比较严重。但能明确看出此石造像的纪年为北魏太平真君5年(公元444年)。佛座正面和两侧面雕有十一身供养人,均为浅浮雕,佛座正面中央为博山炉,左面两个供养人,右面三个供养人,皆有题榜,因年久脱落,字迹全无,座左侧两个供养人,有题榜,右侧三个供养人,无题榜。佛座的正面与侧面有间隔,各浮雕一个大耳、长鼻的象头,以象鼻为龛柱,上沿用七朵垂莲瓣与象耳相连,生动有趣,十分少见,是我国现存早期石造像的上乘之作。

五、绿釉贴花塔形莲花座陶罐

该陶罐为绿釉陶器,整件器物通高106cm,通宽38.5cm,底径35cm,腹部直径38.5cm,口径16cm,质量16.4kg。于1982年出土于蔚县黄梅乡榆涧村,为盛唐时期文物。

这件唐代绿釉贴花塔形莲座陶罐,整体为细泥红陶胎质,通体施绿釉,胎体厚重坚硬,小口短颈、下唇外卷,葫芦形盖,上腹部圆鼓,上腹部有堆贴浮雕铺首衔环、奔兽图案四个,兽衔环与奔兽交错对称。罐身下部置于仰莲瓣之中,器座上部细长、下部宽敞、呈喇叭形,座下部有二圈附加堆纹。整件器物造型婀娜,曲线流畅,具有典型西域文化特征,即是唐代陶器的精美代表文物,也是这一时期中西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实物例证。

六、唐绿釉凤首陶壶

通高70.5cm,底径28cm,腹径25.2cm,口径10cm,总质量13.12kg。唐代遗物。1982年出土于蔚县黄梅乡榆涧村,为盛唐时期文物。

这件绿釉凤首陶壶为细泥红陶胎质,胎体厚重、外施一层绿铅釉、壶嘴呈桃形嘴、带流,盖作凤首形。颈部修长、腹上部至口沿有三棱柱形提梁一道,底座上部纤细,下部呈喇叭状向外延展,底座下部有俩排附加堆纹。该件文物具有西域文化典型特征,造型别致,曲线优美,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绝代佳人。是中西民族文化融合的实物例证。

七、青釉瓷洗

青釉瓷洗,高6.7cm,口径11.2cm,底径4.1cm,腹部直径14.3cm,质量为0.345kg。于1975年出土于蔚县城北街电力局院内,是宋代青釉瓷器的代表文物。

这件瓷洗圆唇、敛口、圆腹呈钵状底微内凹,下腹斜直,除底周围无釉外,余部内外施豆青色釉。该器胎体较薄,胎泥细密,制作规整,质地醇厚,釉面平滑细腻,色泽剔透,如同美玉。整体造型庄重大方,是北宋瓷器中十分珍稀的精品。宋代是中国制瓷业百花争艳的时期,瓷窑遍及南北,民窑迭出,品类众多,工艺技法炉火纯青,艺术上也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下,此件青釉瓷器依然是北宋瓷器中十分珍稀的精品。

八、彩绘七佛仰莲座单层檐木塔

该塔为木质佛塔,辽代,高35cm,底径13.5cm,通宽14.5cm,质量为0.245kg,2011年出土于蔚县南安寺塔地宫。

这是一座全木质佛塔,须弥座上层为三层仰莲,中间镂空,莲瓣彩绘红、蓝彩。仰莲座内有凹底,塔身插入其中,塔身为六角形,各面绘制立佛像,有头光。塔顶为盖,雕刻有斗拱和瓦垄,瓦面为蓝色彩、檐部着红彩、斗拱以红、蓝、绿彩相绘,塔刹座为仰莲,塔刹有相轮、宝珠等,塔刹通体鎏金。辽代盛行佛教,全国各地大量建造佛塔,全国现存的塔类建筑中,以辽代塔为最多。但是,蔚县辽代南安寺塔地宫中,出土有多件保存完好的木塔、这些木塔经历一千年的历史,能完好的保存到今天,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九、须弥莲座双重檐金舍利塔

该塔为金质,是辽代舍利塔,塔身通高23.8cm,底径7.7cm,质量为0.305kg,2011年出土于蔚县南安寺塔地宫。

该塔须弥座为六角形,下层宝相花纹,上层为仰莲。器座上有六角形上镶嵌一金瓶,瓶下部刻莲纹,中腹部刻云纹,鼓腹有圈足,盖为覆荷叶形环形柄。一层塔身两面开门,相对为窗,另四面线刻四大天王像。其上两层塔檐,有斗拱、吻兽、瓦垄、金铎饰件。塔刹为镂空宝珠和三层相轮组成。塔刹到两重檐上,用珍珠宝石串成链子相连。蔚县城南安寺塔地宫中,出土有金塔、银塔、木塔、铜器等100余件珍贵的佛教文物,是继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后,我国成系列佛教文物出土的又一大发现。

十、康熙手书台省箴行书轴

此轴是清代康熙皇帝御笔所书,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纵162.5cm,横56.2cm,总质量为0.895kg,为蔚县博物馆馆藏文物。

此书轴为行书八行共200字,钤四朱文印,其中有一方为“广运之宝”。这篇台省箴是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亲自给六科给事中撰写的警示箴言。整篇文章布局合理、运笔流畅、一气呵成,书法功力深厚。行文潇洒流利,可见康熙对汉族文化的喜爱。随后,清廷特意把这篇文章镌刻满汉文石碑一通, 安置在故宫门外东朝房廊下。康熙御制台省箴的内容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是为官的座右铭。时空跨越三百多年,至今依然完整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以史为鉴,方知兴替。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振兴中华民族,反腐倡廉,整饬吏治,求真务实都具有借鉴意义。




实用网站
好乡居
井冈山旅游网
深圳康辉旅行社
哈仙岛旅游网
中国国旅西藏旅行社
广东中旅(深圳)旅行社
甘肃漫步国际旅行社
西藏青年国际旅行社
拉萨青年旅行社
敦煌徒步
南通开沙岛旅游
野三坡旅游
云台山攻略网
西安旅游网
旅途风景图片网
黄山春秋旅游
莱州信息网
巫溪网
相关内容
66岁大寿与包66个饺子的民间风俗
为什么老年人有七十三八十四的困惑?
中国十大名茶的美丽传说
月下老人的传说
马头琴的来历
武夷山酒坛峰的传说
黄鹤搂的传说
龟蛇二山的传说
“60岁以上老人全活埋”的传说
巫山神女
妈祖的传说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