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中国某些地方的“寄子”风俗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2020-3-19

寄子,在杭州民间又称“过房亲”,即把自己的儿子、女儿,承寄到别人的名下,认别人为父母,由此而与对方结成“亲眷”关系的一种社交习俗。承寄的原因,是因子女的“八字”不能养大,须出寄给属某生肖的人,才能禳解;或子女的“八字”与生身父母相冲相克,须出寄给别人,以求回避。

承寄时,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出寄和受寄两家的父母,事先商定承寄的日期。届时,生身父母带领出寄的子女,提箩携筐,上门去拜见寄父、寄母,行承寄仪式。仪式一般有祭祖先、拜寄父母及取名字、送见面礼、压贴、送“包领大”等程序。祭祖先即祭祀寄父母家的祖先,祭礼一般要用王母、寿星、神马等神像和糖糕、酒肴、香烛等,祭礼得由生身父母从自己家带来。

祭毕,即要拜见寄父母,出寄的子女称寄父母为干父、干母,或亲爷、亲姆。拜见时生身父母得给寄父母送些糖糕、面条、水果、鱼、肉及鞋袜、衣料等礼物。拜见过后,寄父母要设酒席款待众位来客,席上寄父母要给所受寄的子女“取名字”,名字从寄父之姓,并列入寄父母子女的排行中。取过名字,寄父母得给受寄的子女送“见面礼”,礼品多用红绸包裹,内装鸡蛋、长生果等。

然后是“压帖”,即用金银锁片或“长寿铜锁”等物,放在写有新取姓名的帖子上,由寄父母亲手递给受寄的子女。其帖多为红色,中间竖式写着新取的姓名,四角各写一字,凄成“长命富贵”、“郭福彭年”之类的讨彩话。该帖由寄子女带回生父母家,贴于家堂土地神的神龛边。最后是由寄父母取出个包袱,内装棉包、领巾、肚兜三样物品,叫“包领大”,由生父母带回,以讨吉利之彩。

承寄之后,寄子女逢年过节要给寄父母送节礼。过年时,寄父母要请寄子女去吃“年夜饭”,给寄子女分“压岁钱”,寄子女则给寄父母送“年饭”并“岁烛”一对。这样连续吃过三年“年夜饭”,第三年就要“做满年”,双方互相馈赠的礼品比往时更加丰厚。从此,就保持承寄关系,若无重大变故,双方的亲戚关系可以保持到寄父母亡故。在寄父母亡故后,有的于兄弟或千姐妹闻还会往来如亲戚。

至于寄父母没有子嗣的,寄子女还要给他们养老送终,寄子有权继承他们的遗产,并代立门户,传接香火。不过,他们间确定承继关系时,却要另行一套“过继”的仪式。

实用网站
台词课
壁纸高清
书画艺术服务中心
汇率网
临淄信息港
淮安网
莱芜都市网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星座乐
星籁
黄河口信息港
爱头像
大学生必备网
汉阴新闻网
宝鸡在线
好期刊网
美文网
华商签证
相关内容
66岁大寿与包66个饺子的民间风俗
为什么老年人有七十三八十四的困惑?
老北京素有盛名的九大庙会
太昊陵祭祖庙会
九华山庙会
中岳庙会
有“五味”特点的皇家庙会---宫市庙会
浙东方岩庙会
凤阳庙会
长沙庙会---规模大、影响远的陶公庙会
祭祀人类始祖的庙会 盘古山庙会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