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传说

南平建瓯锥栗的传说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2018-4-19

南平建瓯锥栗的传说

杨荣与锥栗

杨荣,字勉仁,建安(今建瓯)人。为明初内阁重臣,先后经历过五个皇帝,同杨仕奇、杨溥一起称为“三杨辅政”。因他官至太子少傅工部尚书,死后又敕封为左柱国太师,是典型的“五朝元老”,所以建瓯民间都尊称他为“杨太师”。杨荣自小聪明,好学上进,富有才华,琴棋书法兼精,又是明初风靡一时的“台阁体”诗派领袖。写了不少诗歌,其中也有一些关于栗子的诗,其中有一首颇为传奇。

杨荣的祖父杨达卿是建瓯房道乡绅,平时乐善好施,有一年为了救济灾民,以“斗树株粟”的方式,在房道大富山造了数千亩树林,号为万木林并告诫族人要好好保护,不得乱砍乱伐。杨荣少年读书之余常到林中嬉戏,栗熟时节也常与小伙伴们捡拾锥栗。杨荣入辅政后,为纪念先祖的德行,亲手绘制了万木林图并作了一篇图记,呈送给明成祖。成祖看了之后大为赞尝,下旨表彰。杨荣将图记刻石立碑,借助朝廷权力有效地保护了万木林。这片树林历610余年依然郁郁葱葱,成为中国南方历史最久面积最大的人工保护林,国家为此专门建立了保护区,成为世界闻名的森林科研基地。

南平建瓯锥栗的传说

杨荣在朝为官几十年,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为人低调谨慎,十分注意处理各种关系。每年都要从家乡运来许多土特产,作为“乡仪”,分送给同僚。这些乡仪中,就有产于万木林的锥栗。这些从南方带来的锥栗,外观上与北方产的板栗不一样,味道也比板栗更为清脆,为此深得同僚们的欢喜。杨荣也因颇为得意。然而始料不及的是,就因为这些锥栗,差点让杨荣丢了脑袋。

杨荣最后辅助的一个皇帝是英宗朱祁镇,其时他已经历四朝皇帝,将近古稀之年,是朝中少有的几个德高望重老臣。杨荣一生虽然处事谨慎,但他奉行的是“外圆内方”策略,紧持操守,不与朝中小人同流合污。并在皇帝面前婉言告谏不要犯“亲小人,远君子”的错误。为此,引起了朝中小人们的嫉恨,便想方设法要除掉杨荣。当时有一个宦官王振,凭着自小追随英宗,得到英宗信任,成为英宗时的宦官之首,主管司礼监,并帮助皇帝管理内外奏章公文,甚至代皇帝批阅奏章,名为“批红”。王振利用批红机会,做了不少谋私利的手脚,并企图凌驾于内阁之上。为此,杨荣与内阁大臣们进行了坚决的抵制。王振的许多阴谋遇挫,心中越发憎恨杨荣。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条陷害杨荣的诡计。

王振打听到杨荣每年都有送锥栗等乡仪给同僚的习惯,又打听到杨荣很喜欢家乡的锥栗,还常画“栗图”送给朋友。于是便想方设法搞到一张杨荣的栗图,琢磨半天后,带进皇宫。有一天,趁英宗与小宦官们玩的高兴之际,便将栗图拿给英宗看。英宗初一看,见那栗子画的形象生动,还颇为赞赏。但王振却说:圣上啊,别小看这幅栗图,杨荣画它是别有意图的。你看,他把这栗子画的浑身是尖刺,还有一个裂口,分时是借图自况,自许为要用口来讥刺皇上……。英宗本不是什么明君,平时就不喜欢杨荣们老是在他耳朵边说大道理,此时听王振这么一说,顿时大怒,立即命人将杨荣传进宫内责问。

杨荣急匆匆地赶进皇宫,见英宗一脸怒气,而王振在一旁幸灾乐祸,一时摸不到头脑。直到见英宗拿出自己画的栗图,问他什么意思,这才明白了怎么一回事。很快镇定下来,并不急于回答。而是在栗图上方空白之处,当场题写了一首七言诗:

山果经霜欲熟时,苞如刺猬碧参差;

早知战栗承天意,不遣龙沙涕泪垂。

题完诗后,杨荣将画重新呈上,英宗一看,怒气便消退了许多。杨荣见机告诉英宗,此画用意是表达自己对皇上的一颗忠心,你看那锥栗,外表虽然全是刺,内里却有一颗赤红滚圆的心啊。这一说,英宗转怒为喜,“既然你把你家乡的栗子说的这么好,那就带点来给朕尝尝!”

杨荣马上把锥栗送进宫中让英宗品尝,英宗果然也十分喜欢。自此后,杨荣在送乡仪的同时,也会送一份锥栗进宫。建瓯的锥栗,就这样名传京城,而建瓯的人也自豪地把锥栗称为“贡闽榛”。

实用网站
北京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河南康辉国际旅行社
甘肃逐西国际旅行社
张家界中国旅行社
全航通
大连康辉国际旅行社
冀旅游
台儿庄古城旅游
坝上草原旅游指南
芒果文学
坛遥网
书画家百科
古茶居
四川青年旅行社
昆明网
安徽省杂技团
苏南旅游网
神州汽车露营
相关内容
中国十大名茶的美丽传说
月下老人的传说
马头琴的来历
武夷山酒坛峰的传说
黄鹤搂的传说
龟蛇二山的传说
“60岁以上老人全活埋”的传说
巫山神女
妈祖的传说
玉皇大帝是谁封的
天女散花的传说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