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贵州正安的母亲河芙蓉江

作者:骆礼俊  来源:网络  2019-7-13

贵州正安的母亲河芙蓉江

这条像芙蓉花儿一样美丽的大河,叫芙蓉江。她发源于贵州省绥阳县的石瓮子,由南向北,在贵州重庆的崇山峻岭间,左冲右突了226.6公里,才在武隆江口注入乌江,向大海奔去。

这条壮汉一样的大河,因她流经的正安县,是古时的芙蓉国,故称芙蓉江。另有一说,因她与乌江交汇处的江口镇,沿岸多芙蓉树,故称芙蓉江。

其实,芙蓉江在秦汉时期称为鳖水,唐代叫洋水、芙蓉水,那是因为唐代播州(遵义)有芙蓉县,黔州有洋水县。宋代以后,芙蓉江各段江流的名称变得很复杂:洑野水、濡水、涪水、小乌江、水德江、三江、盘古河、芙蓉江、龙洋河等等。其中“洑、芙、涪”同音,“蓉、洋、野”近音,易混淆而误传。明清以来,才渐趋同一,统称芙蓉江。但是,部分地段又同江异名:黄鱼江、渡头河、磨坝河、官渡河、牛都河、河麻溪、清溪、虎溪、潏水、石缸内、苦塘河、鱼塘河等等。一般都是作为该河段的地名而沿袭至今。

芙蓉江从绥阳县境内的石瓮山叮叮咚咚跳下来,向北取道进入正安县境。

首先迎接她的是土坪镇,这里是正安通往遵义、贵阳的交通要道,守护着正安的南大门。西部的金钟山,高1714米,向西经华耳山至盘龙山脉,蜿蜒连绵300余里。芙蓉江在这里接纳了茨溪河、林溪河、长滩河、鱼溪河、猛溪河。

金钟山,山形活像一口金钟而得名。山上有一座庙,建于元朝。“朝有白云缭绕,夕有金光照耀”,亭台殿阁若隐若现,瑰丽奇观。朝山拜佛,游山观景者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庙宇虽几经变化,日渐冷落,而满山翠绿的竹海,郁郁葱葱的林木,却留给游者美好的遐想。

发源于金钟山的猛溪河,并不陶醉于金钟山的景色,坦然地向东再向南过绥阳县与正安县交界处的公馆桥,大踏步加入芙蓉江。

公馆桥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竣工于宣统元年(1910年),采石于附近姚坪山,是正安州知州郎承谟创建,为黔北第一大独拱石桥,称为“正南第一桥”。桥以方条石砌成,全长72米,跨度23米,宽7.2米,基脚与桥面护栏通高18米,桥南有石级47级,桥北有石级40级。桥两头雄踞着4头各1.5米高的石狮,桥栏上雕刻着鲤鱼跳龙门、神仙下棋等神话故事图,以及奇花异草、古禽怪兽图案,和多幅对仗工整的对联。

跨过公馆桥,北上翻过广子山便是林溪河。林溪河发源于慈姑凼山脉,涓涓溪水顺坡而下汇集于林溪。小溪从林边流过,林中藏着古寺,这就是正安著名的龙塘寺。龙塘寺距土坪镇政府约7公里,建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文革期间毁损严重,1995年开始保护恢复,2001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传说龙塘寺原为田姓人家业地,神却看上这块地,一日投梦给田家主人要用这地。第二天清晨,果见一根木梁摆在了工地,田家就将这梁抬甩到很远的地方去。可第三天,这梁又摆回到原地,又抬甩到更远的地方。第四天清晨这梁又再摆回到原地。一连几天,都是如此。田家无奈,只好放弃这块地,供神用。龙塘寺为正安县境内最大庙宇,掩映于300多棵古树之中,环境清幽,林地、庙园总面积近50亩,庙园面积约30亩,现林溪中小学建在园内。庙宇建有正厅、中殿、大雄宝殿及膳房、僧舍、经室等,塑有玉帝、如来等神佛上百尊。庙园后山有一道页岩绝壁,犹如万卷经窟。庙园牌坊左侧有仨僧合墓,叫和尚坟,为四方形建筑,三居穴。墓顶建六棱七层碑塔,椎形塔尖,底有六脚,昭示墓葬之人“胜造七级浮屠”。

位于林溪河西北面的华耳山,是正安县保持民族传统的苗族聚居地,为原生态苗族。他们吹芦笙,唱苗歌,跳苗舞,说苗话,着苗族服饰,自织苗族刺绣。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如今的华耳山经济发展,生活好转,社会安定。

由林溪河往东,沿着流渡河直上来到流渡镇和平村,传说这里曾建过芙蓉国,名曰“古城”。据《续遵义府志》记载,隋唐时土司筑城于此。后因形势不定,移治他处。

芙蓉江经过左弯右拐,来到天楼山脚下。天楼山座落在正安县的中部,高1755米,恰似鹤立鸡群,雄伟壮观。有诗云:“天上楼阁彩云间,世外清淡两相隔。放眼极目珍州地,群山如蚁江似线。”(正安县唐朝时名为珍州)天楼山上牛羊成群,山下电灯万盏。位于天楼山脚下的良坎电站,是芙蓉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1980年,良坎电站在国家资金支助下建成,装机容量3200千瓦,正安大部分地方由此结束了桐油灯时代。

芙蓉江进入凤仪镇境内又接纳了清溪河。清溪河漂流曾经是游人钟爱的旅游项目,其起漂于和溪镇桑坝村沿渡河,毛家塘桥头上岸,漂程约11.8公里。两岸植被完好,茂林密竹,峭壁绝崖,怪石奇景。河水清澈澄碧,溪流时缓时急,惊险刺激。毛家塘河段水域宽阔,有深潭、浅水、沙滩,青山碧流,是夏季游泳的好去处。

这时的芙蓉江,已经走过正安的大部分土地,在山山岭岭、沟沟汊汊中经历千回百转,来到正安县城附近的鱼塘。这里有著名的“摩崖石刻”,崖壁上刻有“孟通”二字,不远处,是两首诗,笔法圆熟,灵动有加。正安县志收录了这两首诗:“一潭澄碧四山青,寓此崖硅暂住停。我有忧怀无处遣,水声呜咽带愁听。”“庭杜昨凋零,天公也不平。山猿知我意,日夜和哀声。”款记“嘉靖甲申年十二月六日丙申贵国忠定玄孙宋渌书”。由诗可以看出,宋渌也是一个落魄文人,途经鱼塘,看到浩浩江水奔流,叹人生无定,人之渺小,有感而发。这里,成了他抒怀之所了。

正安,随着时代变迁,其名更换过多次。唐朝时称“珍州”,宋代以后名曰“真州”、“真安州”。正安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是60余万人民的基本口粮,烤烟、茶叶、生猪、油菜等是主要经济来源。农副产品多了,商业贸易也越搞越活。农业县也有自己的工业,正安工业的特点是靠山、靠水、靠资源加工。基本形成水电、煤炭的能源工业,水泥及其制品的建材工业,茶叶、木瓜、粮食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产业格局。

芙蓉江在正安县境内最后一段是樊村峡谷,共有三条支流汇集于此。一条是正安鱼塘经樊村至道真渔塘电站的芙蓉江峡谷,可乘船艇观赏峡谷风光。两岸生态恢复完好,山势陡峭,沟谷纵横,水质清澈。有猕猴出没于山涧,水鸟翩跹于水面。既有幽深绵长的河谷、溶洞,又有视野开阔的水域,崖壁上钟乳石群随处可见,如一幅幅图画。位于山顶的嫦娥奔浴是一棵树,婀娜多姿,作奔浴望状。传说嫦娥在月亮上奈不得寂寞且无水沐浴,常偷出月宫奔芙蓉江洗浴。樊村下段江域景观虽少,但水域开阔,湖光山色,村舍农家,倒影成趣。另一条是三江至樊村的青龙河峡谷。多险滩急流,有浅水深潭,亦宽渡亦窄河,七湾八拐九曲水,奇峰异石常绿树,山青水碧,适于漂流。再一条是龙溪河峡谷,自樊村至班竹旦坪,属季节性河流,两岸生态完好,适于徒步旅行。

芙蓉江中、下游,便是著名的“长岩十里峡”,它最具特色的可数桃花滩,每逢桃花盛开时节,鱼跃滩头,令人惊喜。两岸峭壁齐天,急流滚滚,蜿蜒曲折,多处形成深幽的碧潭;峡畔,林木葱翠,藤蔓遍布,珍稀的棕竹展枝节于灌木丛中。左岸的百米岩壁上有摩崖石刻,为清代正安知州罗锦城所题“定心岩”三个大字,跃然江上。峡中有平滑如镜的苦塘,有景色迷人的小花溪,有高耸入云的落水岩,有张果老爱怜行人之苦拟架长桥济世的美丽传说……潏水园,芙蓉江此段别名,因有明代真安州古城垣遗址而著名。该地又称旧城,即今道真县旧城。游览遗迹,在城西地段依次连着月城、甬道、西门、料敌台,石城城墙达800米长,临江耸立,气势恢宏。这座城垣占地44万平方米、周长2340米,垒砌墙有3万立方米的古城堡,是贵州最大的州城城垣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芙蓉江从道真的苦塘汇入重庆市武隆县的浩口。其中以珠子溪景色最为迷人,两岸古木参天,山峰秀丽,群猴出没,峡中佳景。舟行峡中,水鸟腾飞,花香袭人,丝竹拂面。仰望则蓝天一线,峡中倒影,青山合一,犹如画中游。继续往下游便是盘古河段,犹以“龙孔飞瀑”、“跳鱼滩奇观”最有特色。生活在跳鱼滩沿岸的人民,为了捕食这“空中飞鱼”便将几根粗壮绳索一头横牵东西两岸,挂上竹篮和线网,待过滩鱼“自投罗网”,多者几十斤甚上百斤,这种“守网待鱼”的淳朴民风却给游人凭添了一种乡村野趣。

芙蓉江流域独特的喀斯地貌,形成景色各异的天生桥,尤其历代勤劳智慧的人民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桥梁,从石板桥、风雨桥、铁丝桥、石拱桥、现代化的预应力将组合拱桥,桥梁之多,芙蓉江具有“千桥之乡”的称誉。

芙蓉江是一条被中华传统文化濡染过的江河。正安县新州镇,是汉代名儒尹珍故里。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桓帝时,郡人尹珍,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义,乃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珍官至荆州刺史。”尹珍功成名就,但年老体弱,遂辞官还乡,将原学馆改名“务本堂”,矢志育人。尹珍是贵州文化教育鼻祖,他开启了南域文化教育之先河,为贵州文化教育的拓荒者。“凡属牂牁旧县,无地不称先师。”尹珍文化成为芙蓉江流域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现象,历史上受尹珍教学活动影响的地区,都是底蕴深厚、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的地方。绥阳县被誉为“诗乡”,正安县被誉为“小说之乡”,它们构成黔北文化的一条亮丽风景线。

芙蓉江于重庆市武隆县江口汇入乌江。江流全长226.6公里,总落差1075米,年径流量53亿立方米,纵跨黔渝两省市8县,灌溉哺育着400万沿江人民。

实用网站
超级简历
历史故事网
教育宝
Mc喊麦网
MC音乐网
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网公益中国
消费者防伪码查询中心
井冈山兰德文旅
快递窝
含山网
高密信息港
阳新新阳网
青岛西海岸信息港
即墨信息港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
明治历史网
祝福语大全
相关内容
66岁大寿与包66个饺子的民间风俗
为什么老年人有七十三八十四的困惑?
中国十大名茶的美丽传说
月下老人的传说
马头琴的来历
武夷山酒坛峰的传说
黄鹤搂的传说
龟蛇二山的传说
“60岁以上老人全活埋”的传说
巫山神女
妈祖的传说

© 2010-2030 m.fengsuwang.com

QQ:3815864 web@fengsuwang.com